繁体
首页

酒饰(1 / 1)

喝葡萄酒的人,其实很容易就可以倒腾出一屋子的葡萄酒装饰来。从诸如杯子、醒酒器、开瓶器、酒架等传统酒具的多种多样,到酒瓶、橡木塞等变废为宝的精致新奇,再加上各式以葡萄之形做出来的装饰品。酒饰这一话题,说也说不完,本文罗列些许所见所闻,希望可以在大声宣称自己是一枚资深葡萄酒品醇客的阳光大道上,给你些许灵感。

开瓶器

最资深的品醇客,莫过于世代酿酒的酒庄主们。而法国产区之中,勃艮第那种小农经营,祖传父、父传子的深刻葡萄酒文化绵延,让这里守着一亩三分田、又种地又酿酒又卖酒的酒农们,底气十足地开始蔑视一一被保险公司、国际基金卖掉的波尔多酒庄,时刻张扬自己是传统的延续。于是我这里见到这么一个从爷爷之前就开始积累的自家开瓶器博物馆:这家还有着一块Montrachet的顶级田的Lamy Pillot酒庄,进门品酒,先被震撼:满墙满桌的开瓶器扑面而来,从铁雕到木偶,从精巧的单品到成系列的玩偶,姿态各异,风格丰富。

现任庄主也是很自豪这些从祖上就开始收集的工艺品,他把这些收藏品安排在品酒室中,甚至连品酒的桌子下也展示了藏品。桌子下有些带小刷子的开瓶器,估计庄主会让每位客人都来猜小刷子的用途,要努力地猜才可以开始品酒哟!用途其实很简单了,就是在开蜡封瓶塞时,要先清扫干净蜡块才可以取橡木塞——现在还有一些勃艮第酒庄在用古老的蜡封装瓶。

那位中国台湾画家曲家瑞的家里玩偶收藏堪称瞩目,她在节目里很自豪地说,某国际友人到她家参观后惊叹道:到台湾都要到这里来参观才不枉此行。我觉得这酒庄庄主大概也要说,到勃艮第要到我们家的品酒室品一下酒才不枉此行,下次他再问你小刷子是什么用的,你就可以吓他一跳了。

普通爱好者人家或许不需要这么大张旗鼓,那么在旅行中收集到的若干个有趣的手工艺品,拿回来用着,甚至放在柜子里展示,也是不错的。这几年法国开始流行用葡萄根做的开瓶器,看起来像是把葡萄根截下一截来,清理上漆,再接上螺丝,很多葡萄酒专卖店都在卖,也还真的有人在用:北隆河C?te R?tie的Jean Michel Stephan,此君是天然葡萄酒的忠实履行者,居然田里不用任何化学制剂,酿酒时也不用一点SO2抗氧化剂,这是几乎不可能之事! 在一群被葡萄酒酿酒和田间病害课程折磨过的研究生的质疑声中,老头很淡定地说,只要你接受不好年份时大幅度的产量减少就可以了,我最低的一年只产过每公顷10公升,这是所有人见过的最低产量。然后他沉着地拿着自己做的葡萄藤开瓶器开了自己的天然葡萄酒,浓香四溢,久不散去,众人折服。自己酿的天然葡萄酒,自己做的天然开瓶器,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一起把这群极为挑剔的知识分子统统震撼——这就是人剑合一的最高境界。

软木塞

软木塞可以说是回收利用度最高的葡萄酒物件,但见每次品酒会后溜回来找酒塞的人们,就不知多少人品醇客有收集木塞的癖好。旧的酒塞排平了,可以很好地铺出一个平面,什么样的形状内容,就看你的创造力了。最常见的就是铺一桌子,排上几百个,非常之气势,Cahors产区颇著名的一个酒店前就摆了大长桌,做咖啡桌用,配上城里的山势,绿荫之下,在这样的桌儿上喝杯咖啡看本小书,乃是惬意。大的餐厅酒店日开酒无数,都可以做出这样的DIY,其实单拿一个巨大的透明花瓶,里面放满了旧酒塞儿,就是个不错的装饰——这些法子都是胜在数量。

若是酒塞数量不多,也是可以做出花样的。前儿万能的微博上出现一妙法,把十几二十个酒塞铺平了找个框固定住,一个隔热餐垫就成了,我跃跃欲试还未找到合适的框,正计划着掰个相框下来,在找框的过程中,大家共勉吧。另外,即使只有一两个酒塞,也是可以做成好玩的小饰物的。前不久参加一个葡萄酒与互联网的研讨会,各家葡萄酒网站倾力赞助,成堆的礼品中,就有一个葡萄酒钥匙扣,匠心独运阿,从此此物不离我的钥匙串;两个酒塞成双成对,要是姑娘有魄力,钻个耳扣上去做出对酒塞耳环,肯定拉风。

……

认识个法国姑娘,每次品完酒必上前要瓶塞,人家的目的是把自己读书最后一年的瓶塞儿都攒下来铺个桌子出来,大概要命名为……最后的课堂之类的悲情之名。所以可以说收集这些物件,都是收的回忆吧,那求学生涯的最后一年,那月我们旅行发现的奇妙开瓶器,那瓶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的酒,总是有些事情,值得纪念,而这些酒饰品,便载着我们的回忆。

2011年初秋,于波尔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