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串联与接触(2 / 2)

我们在数这个问题上所提出的疑问和所得到的结论太多了(认同我们观点的人,可从后面更为详尽的描述当中坚定自己的看法,不认同的人就此也再不会认同了)。至于第一原理、第一原因和元素,我们在物学的著述当中已经说到了一部分只谈论可感觉本体的众学派,其他的那些还尚未在我们研究的范围之内。此外还有不少是在可感觉物体之外认为存在本体的学派,我们必须在讨论上述的各学派之后再来考虑他们。有人说意式和数实际上就是这一类的本体(超越感觉),而那些要素却是源自实物的要素和原理。我们对他们要研究的是他们的观点如何,当中所提到的内容实义又是什么。

在数上专注且认为数学之数是数的主要部分的学派观点,我们后续将继续讨论。不过那些笃信意式的人们,我们大可先来观察一下他们思想的趋向以及他们所产生的疑问。意式在他们那里就是“普遍”,可是同时又被视为是可分离的“个别”来处理。前面已经提到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之所以让本体在普遍之外还具备个体的特性,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假设了本体可脱离可感觉事物而存在。可感觉世界的形形色色他们都想到了,一切仿佛都会消亡,只有普遍的真理可以脱离万物一直在人们的意识中保存下来。之前我们就提到了苏格拉底曾用“以求在万变中探寻不变的真理”这一定义启发出了类似的理论,可是他的观点中“普遍”和“个别”是不分离的。所以说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是正确的。结果已经很明了了,缺少普遍性的事物难以被认识的话,它的认识也不会在世界上被保存下来,而意式脱离事物而存在的观点是会引起争议的。只不过苏格拉底的继承者们的观点却有所不同,他们在可感觉事物外建立了本体,那么普遍性就要脱离事物,因为它们要成为本体而独立存在,就是这样它们才成了又是普遍又是个别的特性。如果从我们上文的看法来分析的话,这显然是意式论本身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