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本体的研究(1 / 1)

我们的研究本体是主题,而讨论的是关于本体的原理和原因。试想,宇宙是一个整体(完整的事物),那么这个整体的第一部分就是本体,如果这个整体由各个部分串联而成,那么排在第一序列的应当是本体,然后是质和量。质和量本质上也是本体的动变和禀赋,不全是实是。如果这一些都算是实是,那像是“不白”、“不值”这样的也应该算是实是,即便我们也偶然说“这是一个不白的”。在本体之外没有哪个范畴可以独立存在。早期的哲学家对于本体的原始性也在不断地学习,他们想要探究本体的原理、原因和要素。而现代的思想家则更认同将普遍作为本体(他们的研究抽象性更强,他们把所有能称为科属的普遍事物都叙述为原理和共体),相比之下,古代思想家则会区分特殊的事物,本体中就不包括像土或者像火一样的事物,与之共通的事物都不作为本体。

本体可分为三类,其中可感知事物的本体又可以分为两类:一为永恒,一为可灭(人们更熟悉后者,当中包括了各类动植物)。我们要认真研究可灭事物的本体,这和它所具有的要素多少没有关系。某些思想家觉得不动变事物的本体可以独立存在,这只因为不动变本体为一。还有一些思想家还把不动变本体也一分为二:通式和数理对象,另一类思想家对此进行了考究,指出仅有数理对象才是不动变本体。从学术门类来说,前两类都应该是物学的主题(因为它们是动变的),剩下一类和前两类是不相通的,因此要归属于另一门学术。

本体只要是可感知的就是可变化的。变化假设是由相反或是间体而引起的,那只能通过对成来进行了,其他任何相反的事物均不行(声音不是白,声音也不能变成白),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变化是来自于底层事物在两端之间的变化,而非相反两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