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本体应用的对象(1 / 1)

“本体”这个词,如果不增加它的含义,那么至少可以用在四个主要对象上:怎是、普遍、科属(以上三项常常被固定地认为是每个事物的本体),最后一个是底层。这里所提及的底层(主题)是这样的事物,其他事物都可以作为它的范畴,但它自己不能成为其他事物的范畴。既然是事物最开始的底层,就会被当作最真实的本体,这样的话,我们就得先把底层的本性弄清楚。有一个想法是把物质作为底层,另一个想法是把形状当作底层,第三个想法是融合了前两个说法。(举个例子来说,青铜是种物质,模型作为形状,两者合一就是雕像,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假设先认为形式要比物质优先,更符合实际,那么一样的原因,形式也会比两者的组合更优先。

现在我们已经把本体的性质都说了,展现出它的底层可以是主词,其他的就成为了范畴。但是问题依然存在,这个说明不全面,也不清晰。按照这样的说法,物质就会变成本体。但是如果不这样说,我们又找不到别的好的说法。把所有的都剥离开,最后留下的就只有物质。因为其他的都是实物的延伸(比如产品和潜能),长、阔、深这些是度量也不是本体,这些都只是本体的基本变化罢了。但是长、阔、深作为实体的度量,如果没有了,那也就不会有形状存在了。(度量既然不是本体,而形状的主要组成就是度量,所以说形状也不是本体。)按照现在的方式来探究这个问题,那么就只有物质是本体。在这里所讲的物质,其自身不是个别事物,也不是度量,更不归属到要把其他实是说清楚的范围中。这些范围都有自己的范畴,而且这些范畴也都各不相同。要把本体说明白,需要其他所有的事物,但是这里所说的是物质,因此最终的底层,其自身不是个别事物,也不是度量,也不是含有另外的正面特性的事物,更不是这些事物对立面,因为反面的特性只是偶然会出现并依附于物质。

因此,我们如果接纳这种想法,本体就应该是物质。但这没有任何可能性,因为作为本体来讲,最基本的是要有独立性和个别性。所说的本体,与其认为物质就是本体,不如认为本体是通式或者是通式和物质的组合。物质和通式的组合可以暂时不去考虑,因为通式的本性肯定要先于它。在这个说法上,物质显然也是“后于”的。那么我们就要去探究第三类本体(通式),因为它是知道得最少的。

有些被看作是本体的可感觉事物,我们还是要顾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