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儒家·童蒙训(1 / 1)

内容概要

《童蒙训》又称《吕氏童蒙训》,共有3卷,是一部吕氏家塾的蒙学教材。此书以作者的曾祖父吕公著、祖父吕希哲、父亲吕好问为主线,汇聚了颂扬其祖辈长处的有关人物的点滴事件和言论。主要包含着修身养性、做人为官,读书做学问以及作诗论诗等方面的内容,在宋代以及元、明、清时期都广泛流传。

现在所见到的《童蒙训》源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刻本,已然不是原本的样子了,在“原本”中,不仅有着大量的诗文论说 ,还有很多为官之道。今本的《童蒙训》主要讲述了一些道德要求,如仁慈、尽孝、诚信、勤劳、谨慎、庄重等,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

阅读指南

吕本中编写《童蒙训》的宗旨是为了光宗耀祖,使祖宗的德业能够流芳千古,并以此勉励自己的后人,这种思想恰是封建社会讲究的孝道的核心。

书中颂扬了儒家提倡的正统思想,例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的一句话,“所记多正论格言,大抵皆根本经训”。当然,在这其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真理成分。

此外,一些宋代有名的诗人、理学家和政治家的言论和事迹在书中也有所涉及。如此一来,更为生动真实地呈现了宋代文坛和学术面貌,还折射出了北宋时期一些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

在某种程度上,《童蒙训》可以反映出宋代蒙养教育的特点,同时为后人了解宋代的官场、士人的心理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生动的资料。可以说,《童蒙训》不仅对童蒙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对诗学观点和做官的学问影响更大。

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年—1145年),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他是南北宋时期文坛中一位重要的人物,首次创立了“江西诗派”这一诗歌流派的名称,并且把这一诗派的诗人纳入进了一个体系之中,彰显了这一流派的整体风格。

在诗歌创作上,他的作品抛去了江西诗派的干枯苍白,呈现出一种清晰圆美的特点,对后人诗歌创作的影响很大。此外,在南北宋的交流中,也很好地传承了中原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