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儒家·家范(1 / 1)

内容概要

《家范》是一部中国古人修身齐家的典范作品,被历代人推崇为家庭教育的范本。全书共19篇,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封建家庭中的治家原则、伦理关系、修身养性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书中引用了很多儒家经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还收集了大量历代治家有方的实例和典范,以为后人树立楷模。

阅读指南

司马光有两部书,一部是历代军事家和政治家必读的《资治通鉴》,另一部就是《家范》,司马光自己说,《家范》比《资治通鉴》更为重要,也更为实用。

《家范》教给世人的不仅只是如何治家,司马光在首卷引用《大学》里的一段话,来阐明他写《家范》的目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他认为齐家为本、治国为末,齐家和治国是一样重要的。

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司马光认为“治家莫如礼”,首先是父教之责,其次是慈爱有节,在子女的文化教育上,反对前人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主张女子也应该学习诗书,以便在丈夫无能或家庭出现变故时,能担当起管理整个家庭的责任,并认为这是“贤妇人”的标准。

在理财方面,《家范》虽然没有对理财作以单章论述,但从《治家》篇中列举的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对经商并不持反对态度,只不过在表达方法上较其他专著隐讳,这与司马光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有关。

司马光主张首先要遗德不遗财;其次,要坚持公平原则,司马光的公平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公心原则,二是均平原则,第三要树立商业理念,重义轻利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儒家文化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种沉淀。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自幼司马光就喜欢读书,世人称其“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7岁时,就像成人一样睿智,听人讲述《春秋左氏传》时,就可以明白其大意。他学识渊博,对史学、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