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断代史·陈书(1 / 1)

内容概要

《陈书》,共有36卷,包括本纪6卷、列传30卷,和《梁书》一样,没有表和志。这部纪传体史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书中记载了从陈武帝即位到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33年间的史实。

《陈书》的内容相对简略一些,没有《梁书》那么充实。《陈书》的史料来源中,有一部分是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的旧稿,还有一部分是《永定起居注》8卷,《天嘉起居注》23卷,《天康光大起居注》10卷,《太建起居注》56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阅读指南

本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文字上,都比《梁书》差一些,这一方面反映了姚氏父子的史学功力不够深厚,另一方面也表明陈朝时期各方面状况处于日薄西山的状态。北宋人说:陈朝的特点就是苟且偷安,它没有什么“风化之美”、“制治之法”可以为后世效仿的。应该说,这句话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陈书》中所记载的历史内容中,有一部分还是很有意义的。例如,唐朝的魏徵、宋朝的曾巩、清朝的赵翼都认为《陈书》在记述陈朝“其始之所以兴”、“其终之所以亡”方面,尤其是在揭示陈武帝的“度量恢廓,知人善任”和陈后主的“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方面,还是有它的历史价值的。另外,《陈书·皇后传》记后主张贵妃干预朝政,“内外宗族,多被引用”;《江总传》记江总位当权宰,不持政务,只是天天同一些人陪着陈后主在后庭游宴,时人把他们称为“狎客”。这为后人了解陈朝末年的政治腐败,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虽说《陈书》在总体上不如《梁书》,但它在编次上却有超过后者的地方,内容、结构等更加严谨、合理。这方面,也是《陈书》值得肯定的地方。

作者介绍

作为史学家的姚察和姚思廉父子二人,都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字素养,在史文撰著方面,能够做到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他们都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