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安床:早生贵子,家庭和睦(1 / 1)

“安床”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传统婚俗礼仪,是指安置睡床铺榻的意思,也指新婚安放的新人的婚床,在古代婚礼中广泛使用。由于古代的新婚床榻多用红木家具,因此安床和红木相结合,被古人赋予了很多的吉祥意义,也成为中国古代红木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传汉族最早的婚礼仪式从伏羲女娲时代开始,传说伏羲制定嫁娶礼俗,女娲立定媒约,安床的礼俗在那个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在《通鉴外纪》中记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俪皮就是成对的鹿皮,用来铺设床榻,相当于后世的床垫子。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发明真正意义上的床,只是将动物皮铺到地上,就成了睡觉的床。在远古时期,俪皮之礼已经成为经典的聘礼之一。后来,除了“俪皮之礼”之外,婚配的过程中又增加了很多礼仪。到了周代,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在《仪礼》中有详细的记载和规定。此后,婚俗中的整套仪式合称为“六礼”,作为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一直延续到后世,其中就包括安床的内容。

安床的婚俗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十分流行。一般情况下,在婚礼前几天,要选一个良辰吉日,然后在新床上铺好床单和被褥,再铺上一整套的龙凤被子,在被上撒满各式的吉祥喜果,比如花生、桂圆、红枣、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负责抬新床的人,还有铺床和撒喜果的人都要挑选“好命人”,也就是父母双全、兄弟姐妹齐全、家庭婚姻和睦、儿女成双的人,结婚的新人希望这样的好命人安床,能给新婚夫妇带来好运。结婚前的三天夜里,找一个父母双全的男孩陪伴新郎一同睡觉,男孩睡在新床的里边,称为“伴郎”。到了晚上,要给这个男孩吃包子、花生、鸡蛋,寓意“包生儿子”,待婚礼的那天早晨,男孩要离开新床,新郎家里要给男孩红包,然后由一位“全福”的妇女登场,用红线系扎二十四双筷子,安放到新床的席子下,正式称为“安床”。安床之后,要请一位生肖属龙的男孩在新床上翻滚,俗称为“翻床”或“翻铺”,作为早生贵子的象征和寓意。

中国古人对床十分重视,并且有着特殊的情结和床榻文化,特别是古代的富贵大户人家,更是不惜成本,投入大量的精力、人力、财力制作婚床,婚床多用红木打造,分为架子床和拔步床,更有考究的婚床称为“千工床”,意思是指一天一道工序,制作完一件婚床,需要花费上千个工序,也就是用三年多的时间制好一张婚床。可见婚床的做工极为奢华,工序复杂浩大。

安床是古人布置婚房的核心内容,婚床不仅是新婚夫妇休息睡觉的地方,更是传宗接代的神圣而吉祥的家具。因此人们在新人洞房之前,要郑重其事进行安床。此外,在布置新人婚床的时候,除了要撒上各类喜果,在被褥、枕头、床单上也要绣“喜”字、喜鹊、鲤鱼、龙凤等图案,以兆吉祥。

安床在古人结婚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和礼俗,同时也有很多讲究和忌讳。首先要选一个良辰吉日进行安床,然后将制作好的新床抬入新房。新床的摆放按传统的习俗,一定不能对着门和窗,通常新床要摆放在新房中位置最合适的地方,如果新房中有柱子,新床绝对不能对着柱子安放,而且新床的底下不能放杂物,否则不吉利。新床安放完毕之后,“好命婆”开始进行安床的仪式,分为铺床、升帐、开铺等复杂的过程,在整个安床的过程中,好命婆要说上一些喜庆吉祥的话祝福新人,寓意把自己的好运气传给新人。新床的床上用品一律选用大红色,床上用品的数量也有规定,通常要有十八件床上用品,包括被子、褥子、枕头、靠垫等,所有物品的数量都要成双成对。另外,在安床的过程中,寡妇和未生育过的女性不能进入新人的房间,凡是进入新房的人也不能随意坐在新人的床上,这些都是传统观念中应该避开的忌讳。

结婚是人生中的大喜事,古代的新房布置和安床程序都充分体现这种喜庆,如今现代人的生活跟古代有了很大改变,但在新婚喜事方面,仍有许多地区延续着安床的吉祥习俗。

相关小知识

中国红木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具系统性的文明,几乎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中国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文化。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家具文化中,明清时期得到极大发展的红木文化独树一帜,极为耀眼。红木家具的直接来源是明式家具,距今已经有大约六百年的历史了。明式家具的造型简洁质朴、比例恰当,它不仅拥有流畅隽永的线条美感,还拥有含蓄高雅的意蕴美感。明式家具外表看上去有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美,但细细观赏又能发现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令人得到一种耐人寻味的愉悦感。它的用料大多是黄花梨或者是紫檀木等,既显示家具主人的身份尊贵,又能与造型形成色调和谐的自然美。到了清朝中期,习惯将它们称作红木或香红木,红木家具的名称便从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