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小暑食新:驱邪避灾,庇佑全家(1 / 1)

暑,就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温度还没有特别高,预示着夏季步入正轨。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小暑这样解释:“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虽然说小暑时期不是夏季最为炎热的时间,但在民间有着“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诗经》中有关于时令的诗句: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通过蟋蟀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地点表现出时令节气的变化。夏季身体排汗量比较大,再加上温度较高对人体的亢奋度有着不小的影响。所以在夏季对身体的养护就显得尤其重要。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就是在小暑时节,陆地上很少有凉风,处处存在着热浪,而且蟋蟀因为气温的上升离开了田野,跑到了墙角下避暑;天气炎热,鹰不得不飞翔在高空中纳凉。对此,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也写了一首诗来描述小暑时节的情况,题为《小暑六月节》,内容是这样的: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春夏养阳,小暑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令。虽然说小暑不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候,但正处于气温升高的过渡期。这时一定要注意减少身体对暑气的吸收。在我国民间避暑的办法就是吃一些清凉避暑的食物。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身体的排汗系统,排除体内多余的毒素,保证身体健康。

到了小暑这一天,民间有着“食新”的习俗,就是在小暑过后吃新米,老百姓将新收的水稻脱壳成大米后,做好饭用来祭祀祖先。食新与“食辛”谐音,所以人们会买一些新鲜的蔬菜或者是新上市的水果等。民间对此说道:“小暑吃黍,大暑吃谷。”民间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传统习俗就是头伏吃饺子,一旦入伏,天气炎热,人们就会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振,称为“苦夏”,在人们看来饺子的作用就是开胃解馋。不同的地区也有着各自的应对方法,江苏人入伏就会吃羊肉,当地人称为吃伏羊,民间流传着“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还有些地方是吃热汤面,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道:“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文中提到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在民间看来,五月是恶月、毒月,而六月和五月临近,故称为“辟恶”。

小暑食新在客家人的习俗中显得比较正式。客家人在南方生活安定下来之后,对祖先辛勤耕作、努力改善生活条件怀有着崇敬之心。在宋代末期以后,民间就已经开始出现在每年的小暑过后食用新米,那个时候的第一季的水稻已经成熟了。在吃新米饭之前,会把做好的米饭供给神灵,与之一起的还有新酿出来的酒,再备上肉蛋和刚上市的新鲜蔬菜,供奉给五谷大神。并且还要在烧香点烛之时念叨:请五谷大神食新,多谢五谷大神恩泽五谷丰登,保佑一家顺利,身体康健,紧做紧有来。等到烧完之后,把饭菜摆在自己的饭桌上,念道:请先祖尝尝新。与此同时双手拜上三拜。到中午饭点儿的时候,再与家人一同吃饭。

小暑还有其他的民俗活动,比如说吃炒面,炒面就是用铁锅把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热水加糖冲着吃。唐朝医学家苏恭解释道:炒面可以解烦热,止泻,实大肠。山东人在小暑这一天还会给牛改善伙食,其实就是给牛煮麦仁汤喝。民谣说道:春牛鞭,舐牛汗,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还有就是民间还有吃藕的习惯,藕具有养血、除烦、清热等作用,最适合夏天食用。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很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还会犯困、精神不振。所以根据季节和五脏的关系,在小暑应该保护好心脏。平心静气,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使得心情平和、气血舒缓。不仅有利于增强心脏机能,也符合“春夏养阳”的规则。增强人体内的阳气,可以驱邪避灾,增加人的运气,使得增强体魄,庇佑全家。

相关小知识

中华文化下的蟋蟀:为本无关联的事物附上文学的意义,使其成为一种文学情感的发声者,向来是中华文化乃至全世界文化的共同点。蟋蟀这种毫不起眼的小小昆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下来观察它,会令它变得意趣盎然。从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中的一篇《七月》开始,蟋蟀便成了历朝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宠物。它有时是凄清忧伤的吟唱者,只因它鸣叫的时候,便代表了暑气渐退、凉意渐生,代表了秋季即将到来,而众所周知,秋天向来是中国文人们最容易感怀伤心的季节,于是“蟋蟀夜鸣断人肠”,于是“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它有时又是民间和谐恬静生活的代表——有许多墨客看到乡下孩子兴趣盎然的斗蟋蟀,忍不住提笔纵横,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平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