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32. 李贺呕心沥血(1 / 1)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早慧,表现在他善写诗,据说他7岁就能作诗。不但常人觉得出奇,就连当时有名的文学家韩愈都以为不可信。

有一天,韩愈路过李贺家,便进去看个究竟,让李贺当场赋诗。李贺没有丝毫的胆怯,不假思索,提笔就来,刷刷点点,很快就写了一首《高轩过》。韩愈不但相信了李贺善写诗,还连连称奇,说这个孩子早慧。

李贺对诗歌的迷恋,就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以为,要作出好诗来,非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所不能。因此,每天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李贺就背着一只破旧的锦囊从家里出来,他在前头骑着一匹瘦马,身后跟着一个小书童。主仆二人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行走着。他边走,边观赏沿途的水色山光、花草树木。李贺要的是紧紧抓住那本来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每有所得,便赶紧记在纸片上,装进那只锦囊里。

当夜幕降临,当日的直观追寻诗的踪迹的活动,也就只好到此为止了。他走进家门,再伏案工作,要把白天写的诗,重新整理修改或补充完善。

就是这样,李贺每天早出晚归,从大自然中寻觅诗的踪迹。李贺的诗歌创作,坚持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从来也不先命题而后创作。这样一来,他的诗便没有了束缚。

李贺的母亲很为儿子的健康担心,李贺一回到家,她就立即吩咐使女检查李贺的锦囊,如果发现纸片稍多,便生气地说:“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李贺的诗,每个字都是经过锤炼的,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的气息。历史上对他的诗,有“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的评价。今天看来,这样的评价是中肯与恰当的。

简评:

源于诗人李贺的故事而留下的成语还有一个“锦囊佳句”,佳句实乃呕心沥血而成。文学作品是“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的心血熔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