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二章 荣耀的登场(1 / 3)

王安石在地方任上可谓表现突出,同时也让他积累了足够丰富的政治经验,再加上朝中重臣的欣赏,他的政治前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上天想要一个人担起重大使命,通常会让他饱经磨难,以便在遭遇不幸时能够以坚定的意志走到最后,拥抱胜利。王安石进入京城后虽然春风得意,但是对于他来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而王安石也将以他一贯的风骨,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直至完成自己的梦想。

上书

奉调回到京城任支度判官,王安石便着手参与中央政务,这也是继承先贤的脚步。受寇准和范仲淹影响,王安石对于解决国家问题的根本思想,也在于进行变法革新。为此,他上书赵祯,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方案。在奏疏中,他明确提出了“法先王之意”,而不是“法先王之制”的思想,意思是说,先王的法律是根据当时社会问题制定的,因而只适用于当时的社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和问题的变化,先王的制度已经逐渐不适用了,只有根据先王制定法律的主旨,重新制定符合当下社会问题的法律,才能让整个国家的秩序恢复井然。

为了进一步阐明自己的改革思想,王安石还做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首先必须为变法做好充足准备,而重中之重就是人才储备。王安石认为,之前的变法之所以会失败,就在于没有一支强有力的执行团队,这样就让变法失去了坚固的武器。为此,王安石建议,朝廷要精心挑选一批年轻学子,在传授他们报国理想的同时,也教给他们治国的能力。王安石以“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四步骤为总体指导,提醒赵祯在人才任用方面多加留意。

与人才准备一衣带水的就是科举制度改革,由于宋朝滥用“恩荫制度”,导致士大夫阶层基本垄断了国家的高级官位。一些出身低微贫贱的学子,即使本身颇具才华,也只能长期游弋在官场边缘。这不仅浪费了大量人才,也磨去了锐意进取和为国为民者的决心,等到这些人终于进入官场上层,多半已经养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官场习惯,导致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办事效率低下,热衷于谋求一己之私利,置国家社稷和万民福祉于不顾。对此,王安石建议大幅减免恩荫做法,改为主要依靠审核与举荐制度选贤任能。与此同时,还要废止科举考试中的一些表面文章,注重提高和培养学子的德行,尤其要注重他们的报国之思和治世之能。

另一条重要的改革思想是注重经济建设,王安石提出了“因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的宏观建议,意思是调动天下的所有百姓,根据他们所处的地方特点和资源,进行不同的财富创造和积累,以便将国家的产能激发到最大限度。比如某地盛产粮食,朝廷要着重关注那里的粮食生产,然后适当增加那里的粮食税收,但必须减少当地的徭役和兵役等负担。再比如某地比较贫瘠,就要减少他们的粮食税收,同时可以适当增加那里的徭役和兵役等负担,其他情况以此类推。总之,朝廷要“因地而行,量力取用”,而不是笼统地“一刀切”,因为这样虽然方便了朝廷,却纵容了官吏,又害苦了百姓,到头来也必定让国家的税收陷入举步维艰且大打折扣的困境。

奏疏递交皇帝后,还是一如既往地杳无音信,王安石也只能耐心地等待。这个时候,由于王安石的另类做派,很多人都开始关注他。一天,王安石闲来无事,到某地游览,一时诗兴大起,在山崖上刻了几行小诗。结果引来很多人观看,其中不乏一些朝廷重臣派来的耳目,他们甚至想要通过王安石的诗句,分析他的政治思想,以便确定他是敌是友。后来,受到欧阳修的建议,王安石才知道自己的做法有些高调,为了避免授人以柄,很少再有公开文字发表出来了。

有了这样的关注度,赵祯再将王安石闲置不用,就有些说不过去了。然而,新的任命下来,着实令王安石哭笑不得,因为他虽然被任命为皇帝的近臣,却只是负责记录起居注一类的琐碎差事。本来,王安石还想借故推脱,但是赵祯已经意识到他会这样做,因而对王安石的调令不仅有吏部的批文,还有皇帝亲自拟定的圣旨,如此王安石也就只好勉强上任了。但是很快,王安石就发现在赵祯身边做事,有很多职务以外的事情可以做,比如劝谏皇帝大胆起用贤才,为此他还写了一篇《人才论》,对如何使用人才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然而,赵祯此人仁厚有加却优柔寡断,内心向治,却又害怕因治生乱。当时,宋朝面临的最大威胁是雄踞北方的辽国和西夏,但是经过寇准和范仲淹的经营,北宋和他们都签订了相互约束的条约,赵祯也就乐得做一个太平天子。然而,王安石却很清楚,辽国和西夏都是狼子野心,他们之所以一时按兵不动,是因为忌惮北宋的强大,同时又遇到了寇准和范仲淹这样的强手。但是,如果按照当前的形势发展下去,不用外敌入侵,宋朝内部的腐朽就会导致败亡,再加上朝廷风气日渐不古,像寇准和范仲淹一样的正直大臣都遭到排挤,一旦辽国和西夏发难,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不顾个人利益和安危,再次向赵祯递上了一封言辞激烈的奏疏,希望他能够下定决心励精图治。看完王安石的奏疏,赵祯心中也惊起一丝波澜,但是说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改革,他无论如何也下不了决心。不过,为了奖励王安石的拳拳报国之心,赵祯升了他的官。可王安石的心思并不在此,因而虽然得到封赏,却丝毫没有喜悦之情,反而更加愁眉苦脸,着实令那些蝇营狗苟的奸佞官员们为之不解。一些人甚至攻击王安石故作姿态,意在沽名钓誉,谋求更加丰厚的官爵。本来,王安石还想发文斥责这些人一番,但是在韩琦和欧阳修等人的劝阻下,他并没有这样做。

与此同时,王安石还从二人口中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貌似风华正茂的赵祯,身体已经每况愈下。王安石只是一心扑在国家社稷上,对于赵祯的关注也仅限于政务方面,其身体变化根本没有觉察到。当然,为了避免引起政治风波,赵祯的身体情况也始终不为外人所知,只有一些极为亲近的大臣和每天服侍他的内臣才知道详情。因此,当王安石明白这一情况之后,才发现很多政治嗅觉敏感的大臣,都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将来铺路。宋嘉祐三年(1063)三月三十日,仁宗皇帝赵祯驾崩,这个消息不禁让王安石悲痛万分,除了痛失仁宗皇帝的悲伤,他倾尽努力所取得的一点成绩,也极有可能因此付诸东流。

相关小说

运城名诗 纪实 / 连载
运城名诗
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编
大运之城精品丛书共五本,含《运城名人》、《运城名胜》、《运城名诗》、《运城名联》、《运城名产》。包括有古代先贤名人、文物古迹、景点名胜、著名诗作与楹联及特色名产等方面,全面反映了运城黄河根祖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点。本书对了解运城历史及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6万字2018-12-20
江青传 纪实 / 连载
江青传
叶永烈
本书描叙江青从“苦孩子”、“第一夫人”最后沦为阶下囚不寻常的一生。
30万字2018-12-20
走进红石峡 纪实 / 连载
走进红石峡
惠永明
本书对红石峡古迹文化的调查、考证、度量、核实、拍照、整理、研究,对红石峡的全貌进行了解读。全书依照摩崖石刻、小字幅题刻、碑记、石窟、红色会议等内容依次分别介绍。
5万字2018-12-22
目击天安门-(二) 纪实 / 连载
目击天安门-(二)
韩泰伦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119万字2018-12-20
萧红自传 纪实 / 连载
萧红自传
萧红
本书内容包括:家族纪事、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皮球五、镀金的学说、祖父死了的时候、家族以外的人、琐事闲记、弃儿、小黑狗、中秋节、欧罗巴旅馆、雪天等内容。
14万字2019-04-01
红墙档案(二) 纪实 / 连载
红墙档案(二)
韩泰伦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119万字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