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一章 初露锋芒(1 / 3)

王安石出身书香世家,祖上世代为官,因而为少年王安石提供了一个相对优裕和理想的成长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王安石的母亲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才女,而且她的家世比王安石的父亲更为显赫,其学识也丝毫不在王安石的父亲之下。因此,少年王安石虽然跟随父亲四处为官,学业却在父母的双重督促下日夜精进,从而为他的渊博学识打下了坚固基础。史料记载,王安石5岁时即能背诵《诗经》和《论语》等文学经典,而且能够大致通晓其意,为此得到了少年天才的美誉。

第一任老师

宋天禧五年(1021),王安石出生在家乡临江军(今江西抚州)。父亲王益虽然身为政府官员,但是由于品阶较低,收入微薄,并没有能力在临江军置办家产,因而只能带着年幼的王安石四处颠沛流离。这样的生活固然辛苦,却磨炼了少年王安石的坚毅性格,同时也增长了他的见闻。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的父母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把他关在书房里。可喜的是,王安石对于父母的严加管教并没有表现出叛逆,反而在书本中徜徉恣肆,乐此不疲。更加难得的是,王安石的记忆力非常惊人,用过目不忘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这让他在很早的时候就能够写出颇具文采的诗篇,因而得到了很多人的美誉。

因为天资聪慧,王安石还曾经在一段时间读书懈怠,并且认为自己读的书已经足够多,涉猎也足够广泛。为了把王安石引归正路,王益特地把他领到舅舅家,结识了一位名叫方仲永的同龄人。在当时,这位方仲永可谓名声在外,王安石随父亲在各地颠簸,曾经多次听到他的美名。不过,在读过他即兴所作的诗作后,王安石却觉得文采黯然,与他远播在外的名声根本不相符。这个时候,王益又把方仲永小时候所写的诗作拿给王安石看,以他当时的年纪能够写出那样的诗作,确实可以称奇。王益据此告诫王安石,不要因为天资聪慧就懈怠学习,否则只能像眼前的方仲永一样,浪费天资。

后来,王安石写就《伤仲永》一文,目的不仅在于告诫后来学子,同时也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缅怀父亲的教导之恩。应该说,父亲对王安石的要求并不高,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信徒,他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正直之士,如果条件允许,再为天下苍生略尽绵薄之力即可。王益尤其喜欢以古论道,历史上的很多英雄人物,都会经过他讲述,成为王安石敬佩和追随的对象。随着王安石的成长,王益的官也越做越大,到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做到了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这就让王安石接触到的知识分子越来越高级,同时对于国家政事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入。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王益仅仅40有余,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去了生命。弥留之际,王益还在讲着“治国平天下”的宏愿,而他的遗言也成为王安石一生的追求,即成为国之宰相。守丧之后,20岁的王安石便洒泪告别家人,只身赶到开封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正值北宋官兵遭逢好水川战败,一场奇耻大辱蒙在每个北宋臣民的心头,王安石借着这股悲愤,更加努力地读书。为了自己,为了父亲,也为了自己的祖国,他拿出了拼命的架势。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王安石虽然还是一介书生,但是在他的内心当中,对于当时的国家大事已经有了成熟的见解。他很清楚,北宋之所以遭逢好水川之败,并不是因为西夏军有多么强,而是因为宋朝官军太弱。为此,王安石特别支持范仲淹的政见,认为大兴改革之道才是国家图强的关键所在。当然,王安石的心中更加清楚,自己只不过是一介书生,万事必须等到科举考试通过之后,才能有所作为。因此,王安石并没有像大多数考生那样,把主要精力用在高谈阔论上,而是潜心学习,全力应对眼前的科举考试。

苍天不负有心人,多年的苦读和一朝的拼命,不仅让王安石顺利通过考试,而且名列前茅,在数百人当中脱颖而出。史料记载,王安石参加的这次科考,总共有390人进士及第,而王安石的名次高居第四,与榜眼只有一步之遥。应该说,参加科举考试是王安石第一次与国家机器打交道,但就是这第一次打交道,让他生出了带有预示性的体悟。当时,王安石看到考场上有很多年纪颇大的人,其中一些甚至白发苍苍。反观那些少年得志的人,也多是华而不实,只会做一些表面文章,谈起政见来可谓漏洞百出。因此,王安石心中便觉得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亟待改革,否则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让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堪忧。

当然,这个时候的王安石还不可能实行自己的改革理想,而且他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改革思路和方案。他需要做的只是尽快拿到朝廷命令,然后赶去目的地上任,从此开始自己的仕途之路。不过,能够以第四名的成绩高中进士,王安石的名字已经传遍家乡的大街小巷,母亲和兄弟姐妹得到消息,尤其高兴万分。与此同时,地方官员也不敢怠慢,他们隆重迎接了短暂归家探亲的王安石,就像迎接一位朝廷来的钦差大臣。因为他们知道,以王安石的金榜名次,将来势必会成为朝廷大员,而且坊间早已流传,王安石将会成为宰相。

这个时候的王安石,可谓荣耀至极,无论是面对九泉之下的父亲,还是面对泪眼婆娑的母亲,他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对于完成父亲的宏愿,此时的王安石也是充满自信,毕竟在整个宋朝,以20岁的年纪高中进士,并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然而,初入仕途的王安石已经意识到,国家的积弊日久和奸臣的弄权日盛,已经让整个大宋王朝蒙上了一层阴云,自己能否建立一番作为,从而带领整个国家走向光明,实在还是一件遥不可知的事情。因此,在全家人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时,王安石却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疑虑,父亲的嘱托和心头的使命感,让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大显身手

王安石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是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对于胸怀治国理想的王安石来说,现实无疑在他的心头浇了一瓢冷水。然而,最让王安石无法接受的还不是官职卑微,而是上任之后的无所事事。在此之前,王安石已经习惯了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如今忽然舒缓和轻松下来,反而让他每天诚惶诚恐。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自己变得冷静和充实,王安石走访了整个辖区,发现淮南最大的问题是地形复杂且交通落后,很多高山大河只能靠步行缓慢穿越,对不同地区的百姓交往造成很大困难。于是,王安石便想要发动当地百姓,让他们采石铺路,伐木搭桥,并且写出了详细的书面建议。可喜,建议书递给了节度使大人,却迟迟没有回音。王安石忍不住去问,对方的回答是已经递交上去,但是朝廷没有回音,弄得王安石无言以对。这也让他认清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当下的整个宋朝官场,都弥漫着不作为的风气。在责任面前,越来越多的官员选择能推就推,实在推不了也只是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