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自由在心: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1 / 1)

(一)

鸟儿生来渴望自由,所以它们整日飞翔于天际;鱼儿生来渴望自由,所以它们整日穿梭于海洋;鹿儿生来渴望自由,所以它们整日奔跑在草原上。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自由的向往。人们想如鸟儿般自由飞到天涯,想如鱼儿般自由游到海角,想如鹿儿般自由奔到太阳升起的地方,然而,心中却有太多的责任不能放下。

儿时,我们要努力学习。白天坐在课桌前认真听讲,晚上面对各种各样的习题,即使是假期也要出去补习。于是我们盼望长大,以为长大后就可以摆脱家人和老师的管制,变得自由。

长大后,我们要工作,要照顾家庭,我们必须每天围着它们转,不得空闲,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于是我们盼望年老,可以不用工作,不用再为了生活操劳,可以自由自在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然而等我们年老,拥有了大把的时间,真的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时,却没了那份心情,也没了那份体力。当美好的景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眼前却只浮现出自己经历过的沧桑。

(二)

水是自由的,它奔腾不息,无孔不入,双手握不住它,利器割不断它。云是自由的,它来去不定,高高在上,没有人能束缚它、伤害它。

天平山的白云泉号称“吴中第一水”,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郊东南方龙洞风景区,在龙洞马蹄峪尽头。那泉水清幽静谧,淙淙潺流,在山尖白云的映衬下,让人感到格外悠闲。

诗人白居易曾作下《白云泉》一诗,不过他并未在此诗中对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白云泉的清澈澄碧施以笔墨,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了白云泉水和山顶的白云: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诗人在诗中对泉水说,人间本就纷扰,你既然有如此闲适之处可待,就不要冲下山去,给人间更添波澜了。

当时,白居易正在苏州任刺史,每日忙于政务,感到自己很不自由。他不喜欢自己这种“心为形役”的状态,所以当他看到白云泉上的白云与泉水时,便心生羡慕。那描写白云的坦荡淡泊和泉水的闲静雅致的句子,恰似诗人希望能够自由自在、自得自乐的感情。

(三)

我们感叹,我们遗憾,我们埋怨,为什么想要自由就那么难。

其实,自由并没有那么难。

并不是我们去了某个想去的地方,做了某些想做的事,我们就是自由的。真正的自由,并非远在天边,遥不可及,而是藏在我们每日的生活里。真正的束缚,并不是来自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家庭,而是来自我们自己的心里。

世间的俗事可以约束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停留在某一处无法走开,可它却无法约束我们的心灵。然而,我们的心灵一旦上了枷锁,无论我们逃到哪里,都逃不掉那份沉重,那份慌乱。

想要真正的自由,我们便不应对自己过分苛刻,过高要求,不应强迫自己做一些违背内心的事情,不应强迫自己说一些违背内心的话,不应对某些特定的人事物过分依赖。

若心是自由的,纵使眼前看到的是黑暗,也能在其他地方看到美好;若心是自由的,纵使每日重复着单调的工作,也能在心中看到一片万马奔腾的草原;若心是自由的,纵使每日身在蜗居,也能在纸上画出广阔蓝天。

我们要让心中的情绪自然地流淌,像春天冰雪初融的小溪般平缓;我们要让心中的花朵自然地绽放,像自然界中每一朵花从含苞到展露笑脸那样。

心一旦自由,人便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