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part 19 自由是促使孩子智力发育的关键(1 / 3)

想要使孩子真正得到自由,我们需要特别重视一件事,即使孩子的机体处于运动之中,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当孩子的心中怀有某种“智力目的”,并能够自由地带着这种目的四处走动时,他们的个体就会不断地得到完善,也能够使自己内在的人格得到自由地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孩子才能拥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反之,一个没有智力目的的孩子就不会对某件事情产生坚持下去的念头,他的内部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我们需要克制自己对孩子指手画脚的习惯,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意志影响孩子。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当一个孩子身处于一个适合自己自由发展的环境中,他的信心会增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有干劲。不需要我们下任何命令,他就会主动地洗手、洗脸、换衣服、收拾屋子、摆正桌椅、看管自己的物品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官需求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这能促进他们发展区分事物的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学会选择和推理。孩子一旦选定了一件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就不会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中止,进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使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孩子会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并通过这一过渡陶冶身心。孩子的大脑中会形成一种内在的秩序,当这种秩序和他所获得的技能共同发生作用时,他的性格就渐渐形成了。

我们说让孩子自由发展,并不是指让孩子获得和动物一样的“本能”,而是指让孩子得到智力方面的发展。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曾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按照对待动物的方式对待孩子。我们将“自由的孩子”理解为具有小狗一样的本能的孩子,他们会到处乱跑乱叫,喜欢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做一些任性的事情。孩子们想要摆脱受屈辱的处境,于是他们反抗、抗议、挣扎,可是我们却把他们用于保护自己的行为当成他们的本能,认为孩子天生是野蛮的,就像野兽一样。

在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的呢?最初,我们把他们当成植物,等他们长大一点了,我们就想方设法让他们如植物一样安静成长。我们希望他们的感官也如同植物一样,这样他们就会对我们言听计从,成为我们的奴隶。我们希望他们开出芬芳馥郁的花朵,可是在我们蛮不讲理的对待下,他们失去了人类的本性,能力也渐渐退化。

如果我们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自主掌握自己的智力活动,那么我们将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象。想要让孩子具有自主开展智力活动的能力,我们就必须重新认识“自由”这一概念。

在我看来,解决人类社会那些与自由有关问题的关键是智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一种误区——只要思想得到自由,一切问题就都可以被解决。人们在理解“让孩子自由”这一观点时也存在着类似的误区,这种误区把我们的社会搅得一团乱。很多人认为想要获得思想上的“解放”,就必须将思想倒退回最原始的“自由思想”状态。但这里存在着一点疑问,我们真的能够回到那种“自由思想”状态吗?这种“自由思想”意味着大脑神经的衰退,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又将回到文盲时代。

如果你无法理解我所说的,我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一切目的都可以通过自由选择而达成,世界上没有人会选择生病,但现实生活中,身患疾病的人仍然很多。我们可以让一名病人“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是他却只能选择正在生病,因为即使他选择了健康,他的身体状况也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而立刻好转。

我再举一个例子。如果将有利可图的投资和无利可图的投资同时放在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农民面前,让他选择,他会选择哪一种呢?当然,我们可以说他的选择是“自由”的,因为没有人强迫他必须选择哪一种。但是,如果他选择了前一种,我们只能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并不懂得这两种投资真正的含义,所以他只是“自由”地随机选择了一种。只有当他具备了足够的知识,拥有了分辨有利可图投资与无利可图投资的能力时,他的选择才能被称为是真正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