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4章 只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如何能够达成目标?(1 / 3)

→因为获得了“自信”这一强力引擎的助力

利用“OK线”,更快更可靠地达成目标

本书介绍的心理训练方法,能帮助您和孩子学会借助“OK线”这个工具,更快更可靠地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其中包含了帮助孩子不怯场的方法。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

“循序渐进地提高‘OK线’,不能操之过急,这是否意味着孩子要达成既定目标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

“要将‘OK线’设定为自己确实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能超出自身的能力范围,这是否意味着孩子应该放弃追逐不切实际的梦想?”

当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达成目标不会耗费更长的时间,也不必放弃远大的理想。

这是为什么呢?

举个例子,我们要求一组孩子的5公里长跑成绩都要达到25分钟以内。但是,其中某个孩子跑完全程最快也要30分钟。

如果我们强硬地要求他25分钟内跑完全程,对于一个最好成绩只有30分钟的孩子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即使经过艰苦的努力将成绩提高到了28分钟,他距离指标仍然差很远。哪怕第二天他继续努力跑进了27分钟,他还是不能达成指标。怀着这种失落的情绪,第三天他依旧只能跑出27分钟的成绩。

如果总是不能达成目标,这个孩子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就感,反而会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心里积聚起大量的自我否定感。

带着这种自我否定感,他的步伐也越来越沉重,第四天的成绩反而下滑到了28分钟。我们担心,再这样下去,他的心理就会被紧张感压垮,会产生“我果然不行”“我不可能达成指标”之类的想法。

如果换一种方法,充分考虑到这个孩子当前的实力,先将29分钟作为他的“OK线”,结果又会怎样呢?

这样一来,当他跑进28分钟时,他就能获得强烈的成就感。虽然距离最终目标还差3分钟,但他至少能够自我肯定。虽然身边的朋友都能跑进25分钟,但他依然能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动力。

如果害怕因为自己的目标比别人的目标低而受到嘲笑,这个孩子可以将这个目标藏在心里,不必让别人知道。他只要能在心里肯定自己,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获得了自我肯定,这个孩子才会有动力思考更进一步的目标:“今天我跑了28分钟,但是最后冲刺的时候如果能再努力一点儿,成绩应该能够再好一些。所以,就把明天的‘OK线’设定为27分钟好了。”

当然,这个孩子也有可能觉得跑进28分钟已经很勉强了,第二天的“OK线”应该是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如果能够将这条“OK线”反复达成两三次,等他积累了足够的自信再继续提高“OK线”也是可以的。

如果保持这样的状态,这个孩子就能将“OK线”迅速地提高到27分钟、26分钟。当最终达成目标的时候,他也就会发现自己耗费的时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久。

那么,这两种做法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怎么会造成如此大的差异呢?

那就在于面对目标时,孩子是否能胸怀“自信”,作为努力奋斗的引擎。

只要有了“自信”这个引擎,孩子不仅不会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浪费多余的时间,而且能达成远大的理想。

只有认清现实,才能追逐梦想

前面说过,如果要让孩子在正式场合中发挥出应有的实力,就要让他们首先能够承受正式场合中内心涌现的消极情绪的考验。

想要实现理想,这一点也同样重要——要认清并接受现实中的自己。

在作为心理训练师的工作经历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点的就是,越是没有自信的人,就越不愿意接受现实。并且,这样的人常常会给自己定下过高的目标,目的是在未能达成目标时不会对自己感到太过失望。

这一点在孩子身上也成立——越是没有自信的孩子,越是喜欢给自己定下过高的目标。

假设一个孩子踢球水平一般,连自己队里的比赛都没有机会上场,却每天都把“我将来要成为职业球员”挂在嘴边。虽然这种强烈的意愿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事实上,这个孩子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实力平平连出场比赛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现实,而故意将理想抬高,并为此拼命努力,以防止理想落空以后内心产生的无法填补的失落感。

而我认为,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参加足球训练,这个孩子不太可能实现成为职业球员这一理想。

其中的原因,不在于他当下没有出场机会,也不在于他缺乏天赋,而在于他缺少面对现实的勇气——不顾自己无球可踢的现实,只沉浸在“为了成为职业球员而努力”的自我满足之中。

由于成为职业球员这个理想对他来说原本就过高,所以就算最后没能实现理想,他仍然可以用“我曾经努力过”这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不仅如此,他还能在身边的人的眼中树立起志向远大、勤奋努力的形象,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

然而,无论为此受到多少表扬、得到多少自我满足,这些满足感都是暂时性的。

依靠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无法培养出真正的自信。

真正的自信,一定是从“做到了某件事”的结果中得到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他还没有能力的时候就不能抱有“成为职业球员”的远大理想。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远大的理想,这个孩子才必须接受自己“目前还得不到机会上场比赛”这一现实,根据自己当前的能力逐步设定“OK线”,并一一达成。这才是培养“真正的自信”的正确方法。

只有积累了真正的自信,孩子才能将“成为职业球员”这一理想转变为具有现实意义的理想。找好方向,孩子再根据自己的状况,将自己身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各个击破。

仅靠主观上天马行空的想象,是无法激发自身的可能性进而实现梦想的。

只有看清自己的真正实力、接受现实,孩子才能知道为了实现梦想,现在的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并付诸行动。

人之所以要胸怀理想,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上进心,努力提高,最终改变人生的轨迹。

而“OK线”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接受现实、改变现实而存在的。

通过对“OK线”的实践,人们就能取得建立自信、实现理想、改变人生的力量。

利用“OK线”填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面对现实”这几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还是以前一节中的孩子为例。他怀抱着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梦想,却面对着自己连比赛都踢不上的事实,当然不可能对现在的自己抱有什么自信。但是如果承认了这一点,他又会觉得这个梦想太过不切实际,害怕自己会因此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

因为没有自信而不敢面对现实,又因为不敢面对现实而更加没有自信,缺乏自信的孩子,在心理上就会形成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斩断这个恶性循环,归根结底还是要用“自信”这把利剑。

人不敢面对现实,最大的原因就是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反差过大。就像前面的那个孩子一样,他想要作为主力队员出场进球,却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面对这么巨大的反差,他觉得要实现这个理想难度就好比一步登天。

相关小说

列奥纳多的秘密 亲子 / 连载
列奥纳多的秘密
邹凡凡
中国女孩孙漪来到法国巴黎久负盛名的路易大帝中学,开始了一年的交换学生生活。因为接待家庭的缘故,她意外卷入到突如其来的卢浮宫失窃案中:八幅名画一夜之间不翼而飞,其中包括镇馆之宝、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线索浮出水面,一位位出乎意料的人物相继登场,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危机被艰难化解……孙漪与同班同学雅克和卡萝尔,终于协助重案组追回名画,同时揭开了数百年来隐藏在《蒙娜丽莎
5万字2019-06-26
孩子喜欢问的456个问题 亲子 / 连载
孩子喜欢问的456个问题
郭家宝
本书收录了几百个稀奇古怪的问题,无论是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科技,还是人体,都能满足天下父母应对孩子的“刁难”。让更多孩子了解这个世界,让更多父母摆脱窘境。
13万字2018-12-20
少年特种兵4:艰难困境 亲子 / 连载
少年特种兵4:艰难困境
张永军
少年特种兵“无影分队”突然奉命与“小野猪战队”的少年特种兵合并,他们在影子鱼007的带领下,秘密潜入域外荒漠地带,执行神秘的特殊任务,与装备精良的外国特种兵、快速反应部队及恐怖组织展开了殊死的较量……酷热难耐的茫茫戈壁、危机四伏的流沙陷阱、火爆的沙漠特种战、神奇的少年特种兵、跌宕起伏的悬疑故事情节,更加惊险、刺激,都是《少年特种兵》迷们最爱看的。你想了解少年特种兵的铁血生涯吗?你想锤炼自己的阳刚
3万字2019-06-26
回声 亲子 / 全本
回声
韩乃寅
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集,共收入作家精选的《断了线的风筝》、《箭娃》、《丢了名字的孩子》等七部小说。
51万字2020-08-27
行星大探秘 亲子 / 连载
行星大探秘
玲珑
《行星大探秘》全面介绍了太阳系内行星的面貌、形成、探索发现,也包括孕育生命的行星一地球,还将地...
13万字2019-01-28
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亲子 / 连载
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王新良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介绍父母应该了解或掌握的应对宝宝常见病的知识,包括从细节认识宝宝小病及宝宝感冒、咳嗽发热、腹痛腹泻、便秘便血、皮肤湿疹等的防治和视力、口腔等的保健。下篇介绍提高宝宝免疫力,远离疾病的饮食营养知识。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通俗易懂,适合广大的年轻爸爸妈妈们阅读。
16万字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