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日常的家务(1 / 3)

生活里时时都离不开“开门七件事”,也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就是与生命相关的七种资粮。假如生活中没有了这些能源,生命就失去了动力。

居家生活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是安全的避风港,家是安乐窝,尽管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回到家中,都会有“回家的感觉真好”的幸福感。但是,也有的人认为居家像牢狱一般,因为人事不和,或是知见不一,甚至亲人成为怨憎会苦,周遭都是虎狼群聚,感觉不安全,不能自由,则家居对这种人来说就一无是处了,所以难怪成天总想往外跑。

家居,对多数人而言,热闹无比,因为家里都是至亲骨肉,人多,亲情洋溢;人少,一家人都外出了,一人在家,可以享受独居的宁静,也会觉得家真是美好。不过,孔子说“小人闲居为不善”,不会安排生活的人,忽然闲下来,就会无所事事,或是不耐寂寞,无事生非,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不当行为。所以居家要懂得安排闲暇时间。正当的居家之道,举出数事提供参考:

一、整理家务。趁着家人外出、家中无人之际,主动把门窗擦净,把地板扫好,把桌椅摆设整齐,把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都清洗一番,甚至佛前烧香换水,让家人从外面回来,感到家中焕然一新,如此家人高兴,自己也有成就感,何乐不为呢?

二、赞诵书籍。居家无事,正好可以拿出自己喜欢的书籍,同时泡上一杯好茶,一边看书,一边喝茶,享受清心悠闲的读书之乐,岂不美哉!

三、打坐静修。家中无人,四周一片静寂,此时此刻,如果能够利用客厅的沙发、地板,或是卧房的床铺,双腿一盘,双目一闭,静坐片刻,天堂之乐,也不过如此。

四、完成计划。读书的人,可以利用居家闲暇完成一篇文章;志不在写作的人,也可以为自己的工作拟订一些计划,或是与家人共同计划家中的年度行事。为自己或家人规划人生,都是很有意义的。

五、约谈好友。趁着家人不在,可以约三五个好友到家中小聚,谈心论道,也是人生一乐。

六、重新布置。家中的布置常年不变,看久了也会失去新鲜感。如果偶尔能把布置更新,例如墙上的书画换一换,桌椅方向改变一下,窗帘换新一番,都能让家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把个书房形容得无比美好,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不过,现代有的人一个家不够,同时拥有好几个家。在北方有家,南方也有家;在本国有家,外国也有家。有时候家太多,成为家的奴隶,其实也是很划不来的事。

·佛光菜根谭·

事烦莫惧,可以化繁就简;

是非莫辩,可以改非为真;

操守莫亏,可以清廉自持;

因果莫负,可以事理一如。

维生之计

人在世间生活,少不了衣食住行等资生物用,此中没有一项可以离开经济,所谓“一文钱逼死英雄汉”,可见金钱对人的重要性。人类从蛮荒时代就懂得以物易物,后来走出蛮荒,经过畜牧、农业、工业,乃至到了现在的信息、科技时代,无一不与经济有关。可以说,人类的生活运作,其实就是一部经济史。

人的一生,首先最需要解决的,莫过于如何维持生活;生活能维持,生命才能延续,进一步才能谈到如何发展理想,所以“维生之计”是人生首要的课题。针对怎样维生,提供数点如下:

一、开源节流。维持家庭生活,当然要有经济来源,因此人要有工作,要懂得开发财源。有了正当的经济来源与稳定的收入,还要懂得节约用度,否则再雄厚的财力也禁不起挥霍无度。所以“开源节流”是维持生活的长久之计。

二、量入为出。家庭生活要安定,每个月收入多少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重要的是要会规划、预算,要能“量入为出”,如果经常支出超出预算,“入不敷出”的结果自然会出现财务危机。

三、要有余粮。人要有“忧患意识”,晴天要备妥雨伞,以防下雨;白天要准备好手电筒,以免晚间停电。所谓“有时要想无时苦”,家有余粮就不会有断炊之苦。

四、勤劳作务。无边功德,在于一个“勤”字;最大罪恶,在于一个“懒”字。勤劳作务才能正常营生,因此训练家人养成勤劳的习惯与观念,就不怕生存无道。

五、珍惜机缘。一个家庭的发展,固然要靠家人同心协力,努力开创,有时也要靠亲朋好友给我们帮助,或是社会大环境来成就我们的机缘。不管我们曾经受惠于谁,都应该珍惜,同时要给予回报,不能过河拆桥,有时过了桥的人更应该要拜桥。

六、会用时间。时间不但是生命,时间也是财富。春夏播种,秋冬收藏;今年耕耘,明年收成,一切都需要时间成就。时间也要懂得善用,才能发挥价值。我们要利用时间养深积厚,利用时间广结善缘,未来的路才能走得远,走得平顺。

七、建立诚信。维生不是一时的,生命是一世的,甚至还有后代子孙,是生生不已的,所以要建立诚信。家有诚信,受人尊敬;如无诚信,纵使一时的繁荣,也不能持久。

八、乐天知命。人不能过分贪求,钱财过多,不见得是福气,有时“人为财死”;名位太高,也不一定最好,爬得高,跌得重。利益再多,也要懂得分享社会大众,才能平安。从历史上看,多少豪门巨贾,富能过几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维生之计必须懂得“积德重于积财”,而且要能“知足常乐”“能忍自安”,这就是乐天知命的生活。

综上八点,虽非金科玉律,却是人间的常道、常理,不应等闲视之。

·佛光菜根谭·

一碗慈心粥,胜饮人参汤;

一杯清和茶,胜喝琼玉浆;

一口菜根香,胜嚼酒肉饭;

一念思无邪,胜办满汉席。

理财之道

佛教并不是要大家吃苦的宗教,佛教是指示我们如何追求究竟常乐的宗教。有人以为佛教反对享乐,要大家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好,完全不重视经济问题,信仰了佛教,社会文明不能进步。其实,这完全误解了佛教。佛教的确是呵斥物欲,是反对过分耽迷于物质享受,过分沉沦于物欲大海而无法自拔。佛教并不是漠视物质生活,其实佛教是非常重视经济、物质生活的。

人在世间生存必须要有经济基础,因为衣食要钱,读书要钱,人到无钱百事哀,甚至一文钱逼死英雄汉,金钱怎么能说不重要呢?金钱是供人生活的方便,不能为了金钱而造成许多不便。但看世间有人为了钱财而增加许多烦恼,甚至“人为财死”,殊为不智。兹提供“经济六不”作为参考:

一、缺钱不借债。在人的一生当中,有时有钱,有时缺钱,缺钱的时候就想到借贷,因为借贷而增加利息,于是更加缺钱。所以,缺钱的时候一定要咬紧牙关,宁可清贫淡泊,学习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也不要跟人借债,以免还债时困难。

二、欠钱不赖账。无钱时,借钱支用,非常容易;欠债还钱,非常困难。但是人生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就是信用,树立自己的信用非常重要。已经欠了别人的钱财,不可赖账;欠钱还债等于杀人偿命,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能不知。

三、有钱不放贷。人生时来运转,有时也会有钱。有钱可以布施,周济贫穷,帮助急难,千万不能有了钱财,就去放高利贷。人生偶尔用钱救急,用钱辅危,这是当然之事。如果有钱放贷,别人还钱,加付利息,他会痛苦;如果对方欠债不还,你会痛苦。所以还是将多余的钱用作施舍,最为安全。

四、见钱不敛财。许多贪官污吏看到别人稍有钱财,就会想方设法去贪污、搜刮。官吏看钱做事,贪污敛财,让人觉得他们吃相难看。就算不是官吏,“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你有钱,他就甘愿为你效劳。“见钱眼开”,这是一般常情;假如见钱能不为所动,不贪污,不敛财,这是为官之道,也是做人之道。

五、少钱不诈财。有的人缺少钱财,生活艰难,应该想正当的赚钱方法,即使打工、摆地摊、送报纸、当个小贩,都可以维持生计,千万不能诈财、骗财。一个人的生活,如果走到需要今天骗朋友、明天诈他人的地步,骗来骗去,诈来诈去,周遭的朋友、各种关系人都曾被你骗过,都曾给你诈过,以后你的生活怎么办呢?所以生活里缺少钱财,要用正当的方法去赚取,千万不能用诈骗的手法来获取不当之财。

六、多钱不共财。世间的财富,有个人私有的,有大众共有的。日月星辰、山水公园,都是大众的共财。当然,有时合伙投资,与人合资经营事业,那也是共财。共财可能不必你辛苦,可以让钱去赚钱,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共财也有许多缺点,公司倒闭了,共财被人假借各种名目用光了,你能接受这些事实吗?因此,即使是好朋友,最好也不要共财,因为好朋友借贷共财,为了钱财伤了友谊而反成仇敌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如果你要与人共财,最好有最坏的打算,否则就算自己钱多,也不要与人共财。

以上“经济六不”虽非赚钱之道,却是生活中不能不建立的理财观念。

·佛光菜根谭·

立德、立功、立言,乃长寿之道;

信用、责任、勤劳,乃发财之道。

俭的真义

一粒米,经过农夫耕作、工人制造、商人贩卖,结合水分、土壤、阳光、空气等,积集了天地所有因缘、力量,才能成为一粒米,给我们充饥、填饱肚子。所以在丛林里,以“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教育大众养成惜福的美德,精进于道业。懂得珍惜粒米,是累积财富的源头。

节俭,一向是中国人崇尚的美德,小至个人,大至一国,如《曾文正公家训》云“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节俭与我们息息相关,关于“俭的真义”有四点意见提供:

第一,俭是穷人的财富。所谓:“穿不穷,吃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人已穷,又不知节俭,更是穷上加穷。反之,经济上虽不富裕,但知道预算,知道节省,也会因节俭而致富。有一位员外的儿子生性奢华,每次到饭馆吃水饺,都只吃肉馅,而把饺子皮吐掉。后来家里遭祝融之灾,一夕之间家产化为乌有,沦为乞丐。有一回,讨饭到这家饭馆时,老板用饺子皮招待他,员外的儿子甚为感动,老板却说:“没什么,我只是把你当初扔掉的饺子皮捡起来洗净晒干而已。”他听了十分惭愧,于是发奋图强,谨身节用,家道又重新盈富起来。

第二,俭是富人的智慧。西汉开国丞相萧何,受封食邑一万余户,权倾朝野,却仍居茅屋陋室。他以为,我子孙若贤良,可传我俭朴家风,倘若子孙不贤,房子再华丽,也终将被权贵倾夺。宋朝鲁宗道虽位居参知政事,然因家贫,家无日用器皿肴果来宴客,因而更受宋仁宗的器重。因此,人虽富有,若不知节俭,富贵也会随着潮水流走;若知节俭,节俭就是你的智慧,让你富贵,让你平安。

第三,俭是治国的功臣。《左传》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力戒奢侈,生活俭朴不但是治家之本,也是机关团体永久经营、国家社会富强安乐的重要条件。今天的社会崇尚物欲,奢华过度,不懂得珍惜福报。殊不知福报是有定量的,就像财产有数量,你把福报、金钱用完了,以后怎么办呢?因此,生活上克勤克俭,严禁奢靡,则家和国亦兴。

第四,俭是品格的根本。身为官员,懂得节俭,就不会贪污受贿;一个家庭懂得节俭,就不至于奢侈浪费。春秋时鲁国大夫御孙曾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更以此教诫子孙:“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无论任何人,若能以俭自许,品德自能高尚。

“戒奢以俭”是重要的观念与品德,不但是养生、致富的秘方,更是治家、富国必备的方针,所以“俭的真义”不可不知。

·佛光菜根谭·

日日俭约,可以积谷;

年年防俭,必有储粮。

生命的资粮

我们生活在人间,必须有一些资粮。就算是在深山修行,也须找到水源充沛与山果丰美之处,才能安心自修。世间有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意思是日常生活要有起码的条件。一旦有了这些基本的要求,才能进一步完成生命更高层次的目标。

过去的家庭主妇,每天从早到晚忙着一家人的三餐饮食,生活里时时都离不开“开门七件事”,也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所谓“民以食为天”,生活上的开门七件事,其实就是与生命相关的七种资粮,略述其义如下:

一、柴——生命的热力。中国人向来习惯以热食为主,上古时代,先民发明了火,这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利用柴火,把东西煮成熟食,这就好比生命中的热力。人毕竟不是冷血动物,人类生命的意义,要讲究热力,有热力才能动员,有热力才能前进,有热力才能向上,有热力才能有所作为。所以,一个人的生命中,不能少了热力,就如一个家庭中不能没有柴火一样。

二、米——生命的资粮。人要维持生命,必须靠三餐饮食。人类的饮食,主要有五谷杂粮,其中又以米食居多。米煮成了饭,饭食供给人体所需的热能,让人能生存下去,不至于像打野食的动物有一餐没一餐的。如果生活不正常,性格自然难以温和。

三、油——生命的滋润。机械少了机油的润滑,转动不灵活;人的身体里少了食油的养分,营养不均衡,缺乏体力,就像机器运转不顺。

四、盐——生命的动力。任何美味的佳肴,都少不得加一点盐巴。我们不能小看一点点的盐巴,它不但能使饮食更加美味,尤其人体如果缺少盐分,甲状腺机能失调,甚至会失去生命的动力。

五、酱——生命的佐料。一道菜,有时加一点酱料爆炒一番,不但色泽更美,而且更加香气四溢;一盘美味的佳肴,有时再蘸一点酱料,更加可口下饭,所以酱是三餐不可少的佐料。就像我们的人生,不能一成不变地生活,偶尔做一些调剂,可以让人生更加多姿多彩。

六、醋——生命的免疫。醋是酸性的,一般人以“吃醋”形容女性的嫉妒,所谓“醋性大发”。其实在我们的生命里,吃醋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而不至于经常患病,所以三餐偶尔也要吃一点醋。尤其喜爱面食的人,加一点醋,味道鲜美无比。主妇做菜时,加一点醋,更增美味。醋的可贵,不容曲解。

七、茶——生命的品位。西洋人喜欢喝咖啡,东方人喜欢喝茶;咖啡的刺激性,不若茶的温和滋润。中国人为了提倡喝茶,发明了茶道,客人来了,都会请喝一杯茶,以示礼貌。茶有消暑解渴、清痰润喉的作用。一个家庭里要常备柴米油盐酱醋等,同样也要备上一杯茶,除了待客交际,有时自己疲劳了,清茶一杯,借着喝茶稍事休息一番,不但蓄积生命的能量,同时也品评一下生命的味道。

相关小说

运城名诗 纪实 / 连载
运城名诗
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编
大运之城精品丛书共五本,含《运城名人》、《运城名胜》、《运城名诗》、《运城名联》、《运城名产》。包括有古代先贤名人、文物古迹、景点名胜、著名诗作与楹联及特色名产等方面,全面反映了运城黄河根祖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点。本书对了解运城历史及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6万字2018-12-20
江青传 纪实 / 连载
江青传
叶永烈
本书描叙江青从“苦孩子”、“第一夫人”最后沦为阶下囚不寻常的一生。
30万字2018-12-20
走进红石峡 纪实 / 连载
走进红石峡
惠永明
本书对红石峡古迹文化的调查、考证、度量、核实、拍照、整理、研究,对红石峡的全貌进行了解读。全书依照摩崖石刻、小字幅题刻、碑记、石窟、红色会议等内容依次分别介绍。
5万字2018-12-22
目击天安门-(二) 纪实 / 连载
目击天安门-(二)
韩泰伦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119万字2018-12-20
萧红自传 纪实 / 连载
萧红自传
萧红
本书内容包括:家族纪事、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皮球五、镀金的学说、祖父死了的时候、家族以外的人、琐事闲记、弃儿、小黑狗、中秋节、欧罗巴旅馆、雪天等内容。
14万字2019-04-01
红墙档案(二) 纪实 / 连载
红墙档案(二)
韩泰伦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119万字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