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不要记恨(1 / 1)

俗语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们经常为了自己的生存利益,做出害人利己之事。对此,我们应持宽容的态度面对,这种宽容,不是不问是非地和稀泥,而是从自我修身的态度出发。因为记恨,除了自己无益外,更殃及亲友、社会。以下有四点说明:

第一,兄弟互相怨恨,受害者是父母

手与足是身体的一部分,手足不协调时,自身就是最大的受害者。古人将兄弟喻为“手足”,如俗语说:“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兄弟姊妹都是父母所生,面对子女相怨、彼此阋墙,甚至形同陌路时,身为父母,有如亲身手足不协调般的痛苦。所以兄弟姊妹彼此扶持礼让、亲厚相待,才是孝道的表现。

第二,夫妻互相怨恨,受害者是家庭

俗语说:“夫妻同心,相敬如宾。”夫妻和睦恩爱,是家庭甜美的根源。如果夫妻不和,不但自己身心苦闷、父母担心烦恼外,最大的牺牲者就是无辜的孩子。因为父母关系的亲密、家庭气氛的和谐,都是影响儿女身心发展的要素,因此夫妻应该相敬相爱,才能让整个家庭的成员健康快乐。

第三,同事互相怨恨,受害者是公司

一个公司里,如果同侪互相嫉妒、彼此障碍,必会影响业务绩效,公司的主管,必也因为部下的不和,而难以领导,造成危机。所以同事间要相互尊重、包容,肯定他人的存在价值,多看别人的付出贡献,才能建立团队精神,才能让公司蒸蒸日上。

第四,政要互相怨恨,受害者是国家

所谓“将相不和,国家非福”。一个国家的政要,如果互相钩心斗角,彼此争权夺利,国家最后的下场,必会沦为他国的附庸。因为政要间的纷争贪利,必会让人民不安,社会暴力无法克制,如此一来,国防外交必有遗缺,而让他国列强觊觎侵夺。所以政要同心,则国家幸甚。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品格高尚的人不会记恨,因为一个伟大灵魂的标志,并不是牢记自己所受的屈辱,而是忘记它们。”记恨,就如长期在胸口插着一把生锈的刀,让自己与周围的人都不能安心自在。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自我快乐和谐的方法,“不要记恨”,才能避免上面四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