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46、身先士卒 为将之道(2 / 2)

汉朝对匈奴的反击,使得匈奴的进犯更加猖狂了。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的秋天,匈奴骑兵大举南下,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汉武帝派李广镇守右北平(今辽宁省凌源西南),匈奴兵则避开李广,而从雁门关入塞,进攻汉朝北部边郡。汉武帝又派卫青出征,并派李息从代郡出兵,从背后袭击匈奴。卫青率三万骑兵,长驱而进,赶往前线。卫青本人身先士卒,将士们更是奋勇争先。斩杀、俘获敌人数千名,匈奴大败而逃。

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为二万二百户。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更不养士,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而且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去养士呢?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也跟舅舅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

跟随卫青出征的黄义说:“大将军对待士大夫很有礼貌,对士卒有恩德,众人都愿意为他奔走效劳。他骑马上山下岗讯疾如风,才干过人。”

谒者曹梁说:“大将军号令严明,对敌作战勇猛,经常身先士卒。安营休息时。井未凿通前,他一定让士兵人人喝上水,之后自己才会喝水。军队归来时,他一定等士兵都渡过大河,自己才肯过河。皇太后上次的钱财丝帛。他都转赐给了手下军官。”

公元前 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汉武帝命人在自已的茂陵东边特地为卫青修建了一座象庐山(匈奴境内的一座山)的坟墓,以象征卫青一生的赫赫战功。

古训今鉴

康熙在这篇庭训中以平定噶尔丹之乱为例,着重说明,为主帅者必须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同甘共苦;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幕未张,将不言困。只有这样,才能全军上下一心,所向披靡。纵观历史,任何一个贤明君主、天才统帅、有作为的领导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无不如此。惟有以身作则,才能令行禁止,并为人心所向;只有身先士卒,才能获得实事求是的资料,获得对千变万化情况的真切了解。能得军士之心,能明了敌我情况,又怎能不捷报频传,凯旋回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