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胡杨:广袤大地上的金色吟唱(1 / 2)

▲每年胡杨黄了的时候,总有很多人去看胡杨。

而每年胡杨黄了的时候,以北疆来判断,已经进入初冬,而以南疆来判断,却是秋天的开始。金色的阳光在黄色的大地上从容泼洒,映照着绚丽而金红的胡杨,使整个世界构成了一幅壮阔而耀眼的画卷,一个纯金般的世界。

新疆的胡杨季节是一个充满了迷醉气息的季节,那种跳跃的炽烈填充到你每一个视野,浸透到你每一个神经的末端。在胡杨黄透的大地上,时光被这种炽烈而渲染,金色的韵律在时光的每一个缝隙中倾泻。

但如果你以为这个季节仅仅只是一派沧桑和磅礴的金黄则又错了。在这铺满世界的绚烂中,神奇的是,那些平日里你以为互不相容的不同意境,竟会不可思议地交汇、统一和相互映衬,构成了流光溢彩的乐章,在这里奏响。

在新疆,最有名的树大概就是胡杨了。每年初冬,没错,如果我们以月份来认定的话那就是初冬,而不是秋季,塔里木河畔的胡杨在金色的阳光中开始变黄,这种转变彻底而强烈,那不仅仅是色彩的变化,事实上那是整个气质的转变,就像经受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洗礼,完全转变成了一种迥然不同的状态。

因此,当你了解了秋日里的金色胡杨后,再回过头看夏季胡杨那绿色的枝叶,就会觉得是那么的平淡无奇。而对于未曾见过金色胡杨的人来说,甚至无法想象,当那些绿色转变成金红之后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壮阔、迷醉与沧桑。

新疆的胡杨分布颇广,北疆和南疆均有分布,然而真正壮美的胡杨,则毫无疑问是在南疆的腹地。

有一种说法是:全世界90%的胡杨在中国,中国90%的胡杨在新疆,而新疆90%的胡杨在南疆的塔里木河两岸。还有一个更具体的数字说,新疆的胡杨面积占全国的91.1%,而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则占全国分布总面积的89.1%。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正确与否,我无从知晓,但仅就这种说法本身而言,反映的是塔里木河两岸胡杨林的广袤,显露的是对新疆、对塔里木河两岸胡杨的自信与自豪。

除去南疆的塔里木河流域,北疆最著名的一片胡杨林位于木垒县境内,但无论从树木的个体到树林的面积,都难以与南疆诸多的胡杨林相较。木垒胡杨林唯一的优势在于时间,因为地处北疆,每年温度的下降早于南疆,因而那是新疆最早开始泛黄的胡杨林,这也使得整个新疆的胡杨呈现了一种阶梯状的转变,自北向南,依次转黄,如接力般传递。

而南疆最知名的胡杨林则是轮台县的胡杨林,那里早已建成了中国最大,也许也是世界最大的胡杨林公园。所谓的胡杨林公园,其实就是将那里塔里木河畔最为茂密集中的一大片胡杨林圈了起来,修建了一些旅游设施。

胡杨林公园的胡杨除了密集之外,总的来说,胡杨的形状、身材都比外边的好一些,也更高大一些,这里胡杨林呈现的是一种茂密和磅礴的感觉,沧桑奔放,枝叶横陈,在金色的秋日中,绚烂的金黄此起彼伏、流光溢彩,构造着肆意而浓重的画面。

公园面积非常大,柏油路修得弯弯曲曲,据说是因为保护胡杨才这么修的,道路都尽量绕开胡杨。讲解员说,修这里面的路,15岁以上的胡杨一棵都没砍过。不过路在林间盘绕,反而平添了曲径通幽的神秘与奇妙,宛如走入金色胡杨构筑的迷宫。

顺着九曲十八弯的路,就会来到胡杨公园的小火车站。这个小小的火车站,修造得倒也颇为雅致,小火车仿如巨大的儿童玩具,火车一共有三站,绕一圈大约也得四十分钟。沿线经过湖泊和小岛屿之类,风景绝佳,且野生动物密集,水鸟飞舞,配以金色的胡杨,恍惚间让人有进入了童话世界的错觉。

和轮台胡杨林公园磅礴的胡杨相比,同属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尉犁县,胡杨的气质则相对要灵动、妖娆许多。尉犁不仅有着草湖乡(亚西达西湖)这样妖娆、婀娜的胡杨,更有着喀尔曲尕乡那种与罗布泊人村落交织在一起的恬静、浓郁的胡杨。在同样位于尉犁县境内的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2团中,也有一片知名的胡杨林,那里的知名则主要是因为看胡杨的角度是在一片孤岛般的高大沙丘上,是胡杨与瀚海沙漠和河流完美结合的典范。站立在沙丘之上,俯瞰脚下塔里木河纵横交错,胡杨在肆意流淌的河水间散落,像是曲谱上燃烧的音符,吟唱着大地的旋律。

顺着塔里木河溯游而上,就进入了阿克苏地区,这里最著名的胡杨林当属沙雅县,沙雅的胡杨林保护区也许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一片胡杨林,连绵不绝地在河岸间延伸。相对于下游,这里水域宽广,因而沙雅的胡杨林便具有了寥廓而浩瀚的气质。

沙雅也有着成片干枯的胡杨林,犹如墓碑般林立在荒漠之上,那就是传说中三千年不倒的胡杨,只有看到这些胡杨坚硬的尸骨,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一种树木的顽强与倔强。就算是干枯而死,那些胡杨也是在旷远荒茫的沙漠与苍天间,以屈铁断金、铁画银钩的姿态,器宇轩昂,兀立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