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十一五”期间国家对西部地区应实行差别政策(1 / 2)

(2006年3月)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面启动,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航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软硬投资环境不协调、工业化推进缓慢、民间资本尚未大规模跟进、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国家标志性项目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并没有预期的大,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观念、体制和人才问题仍然是影响西部大开发的三大制约因素。鉴于此,建议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对西部地区能够实行较大幅度的差别政策,从而长期、稳定、有效地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一、实行差别税率、差别利率,调整差别性税收分成比例

税收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西部地区在投资环境和地缘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国内外资本向西部转移的主要障碍是成本高、回报低以及配套能力差。因此有效地降低资本投资西部而增加的运输、信息、人才等方面的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1.实行差别税率。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历史来看,美国等先进国家都曾实行过差别税率来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同时,西部地区重工业比重大,由于重工业一般具有资本有机构成高、购进固定资产比重大的特点,其发展和改革的困难大、负担重。建议将目前对西部地区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都降低2-3个百分点,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转移支付,比减免税等政策具有更大的均衡性、公平性。以中央财政目前的实力,能够消化实行差别税率带来的负担,从而有效地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西部,参与西部的发展。实行差别税率比不稳定的减免政策更具吸引力,可使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实行差别利率。考虑到东西部市场二元结构的现实,应该适当放宽西部地区融资条件和拓宽融资渠道。将西部地区的企业贷款利率适当降低,或在调整利率的时候不要调高西部企业的贷款利率。降低西部地区企业贷款的门槛,即降低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或在调控中不提高西部企业的资金比例。

3.调整税收分成比例。将西部地区的增值税地方分享部分从目前的25%调整为40%,将消费税从目前的地方不留成调整为留给地方20%。实行这一政策,不仅在于增加西部地区的资金实力,还可以大幅度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使西部地区有较多的财力,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配套能力,从而提高西部地区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二、倾斜性地扩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

由于西部地区政府财力薄弱,长期欠账较多,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东西部差距在农村比城市更大,西部地区农村的落后是东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