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36章 饮酒:惟有饮者留其名(1 / 2)

有句俗话,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作为一个男人,酒桌上如果总以各种理由拒绝喝酒,那么,总被人觉得有点娘娘腔。“古今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饮酒一为应酬,一为自我享受。现今各等男人,往往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酒中能够迷醉一切。郑板桥所提倡的“难得糊涂”,也是酒后,但是饮酒乐趣,饮酒人自知,对于那些酗酒的人,是一种病态,很显然我们并不提倡。

说到饮酒这么一个大话题,先说个有趣的传说让大家调剂一下。大家都知道,酒是杜康发明的,当然这只是传说,大家只晓得一个皮毛,但是杜康是怎么酿成酒的呢?听我慢慢叙来。杜康在酿酒前,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仙人告诉他:“你以水为源,以粮为料,再在粮食泡在水里第九天的酉时找三个人,每人取一滴血加在其中,就能做成你需要的东西。”

杜康醒来后就按老仙人的方法去做。在第九天的酉时(5点—7点)到路边寻找三人。第一位是一个书生,文质彬彬的,杜康急忙上前说明来意,书生是个性情中人,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书生走后,不一会儿又来一个带军队的将军,杜康又上前说明来意,将军二话没说,也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这时酉时已经快过了,也就是很快就要过了7点,可杜康还没找到第三个人,非常着急,后来一想,老仙人说要三个人的血,也没说是哪三个人,只要是人不就行了么,于是他找到了村子里的一个傻乎乎的乞丐,按住他,扎破他的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疼得乞丐大喊大叫。有了这三滴血,杜康终于制作成了,可是他不知道这种液体该起个什么名字好?后来一寻思,这饮品里有三个人的血,又是酉时滴的,就写作“酒”吧,怎么念呢?这是在第九天做成的,就取同音,念酒(九)。

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说,每个人喝酒时都会受到这三个滴血人的影响:第一是书生的血,喝酒开始的时候都是谦虚礼让,你让我我敬你;第二是将军的血,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开始像将军一样,豪言壮语,一副大将气派;第三是傻乎乎的乞丐的血,到这最后时刻,恐怕都像乞丐一样神态各异,丑态百出了。

当然,传说归传说,事实上在我们的祖先尚还是猴子的时候,就已经和酒发生了关系。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后来,人类制造出了陶器,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陶罐,也发现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可以这么说,人类会酿酒的那天起,酒文化就应运而生了。自古以来,酒都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离不开它,一方面,酒确实也误事。历史上就有人把酒比喻成“祸水”,可是喝酒的人,跟酒本身又有什么相干呢,这如同把女人比喻成祸水一样呢,国家灭了,是君主没本事,为什么总是怪罪在柔弱的女子身上呢?

作为男人,我喝酒也有好多年的历史了,不过,说句实话,倒不是怕醉,喝白酒一点快感也没有,现在最喜欢喝得还是啤酒和红酒。父亲年轻的时候,常年在外做生意,他走南闯北,领教了各地的酒文化。在山东,喝酒时都是三杯三杯的喝,而且客人为了显示热情,往往轮番轰炸,你若推辞,就拂了这些山东大汉的好意;到了内蒙和广西,喝酒是载歌载舞,姑娘们亲自把酒送到你嘴边,你不喝就不像话了,而且内蒙这些地方都产烧刀子这样的烈性酒,喝多了自然要醉倒。我父亲一次没抗得住,在广西一家人家悄悄把一碗酒倒进水缸里,并且舀了一碗水,才算勉强过关;还有喝酒更奇怪的,比如在广州那边,喝啤酒都是用盆喝的,一瓶一瓶的不过瘾,倒在盆里,三瓶一起倒着喝;在四川,还可能一顿喝好几种酒,喝过黄酒喝白酒,喝过白酒喝红酒,还有什么葡萄酒、啤酒、最后再来什么自己调和的鸡尾酒,父亲说,喝到最后,都感觉肚子都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