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三节 运蟹(1 / 1)

大松今年二十五。出海蛟,下山虎。他做什么营生?讨得起天之娇女?长话短说。可也得从头说起。

隋炀帝驱使百万民工,修通了大运河。多少年啦……这条通津水路,运粮、运盐、运丝绸和兵马。也运太湖、芜湖的秋肥湖蟹;苏州、扬州水网地区的时鲜河蟹。“洒水合砖”,运到汴京、洛阳、或者北京皇宫的御膳房里。“洒水合砖”是一大发明。两块青砖凿成凹模,把肉满黄肥的活蟹扣进模子里。码进阴暗的船舱。天天洒点儿清水,又透气,又潮润,半冬眠,可保螃蟹鲜活。哈哈,螃蟹动弹不得,八脚无损伤,又不消耗体内脂膏,即所谓不准它“爬空了壳”。多么高超的贡蟹术啊!

当然,也还运送酒喷的醉蟹,糟渍的腌蟹。都是防腐小技。怎比得千里迢迢贡活鲜哟。吃蟹,原本就图了个鲜味儿嘛。只要你尝了螃蟹味儿,什么鸡鸭鱼肉,七碟八碗全白搭。淡如水。

多少年之后,说一千多年以后也行,有了火车,汽车,轮船。北京各大菜市场,包括蜚声全国的西单菜市,一年之中,也只国庆、春节,卖得几次活蟹。北京人讲究吃蟹,这与八百年帝都有关。江浙人迁京的,见着活蟹更没命了。两块钱一斤,争着买。北京买不着,便想方设法到北戴河去买。君不见,来自北戴河的旅人,走出北京站,谁不提着十斤八斤当天蒸红了的大螃蟹哩!而且早有电话通风报信。家人和亲朋好友,已经聚在桌边。哈,连姜末儿、陈醋和白酒都备齐了。单等螃蟹提进门,皮里青黄染指香啊。

北戴河怎么就有活蟹呢?原来在这个避暑胜地,海滨名镇,有一片不大的海鲜市场。专卖鱼虾贝蟹。仅活蟹一宗,夏秋旺季,每天成交数千斤。

好一个新兴的蟹市!市者,买卖也。卖蟹,细究个里,自然有捕蟹的,运蟹的,坐地户卖蟹的。缺一不市。

大松,就是个运蟹的。一定是赚了大钱,他娶得起浪花姑娘。彩礼几千?一万块吗?不!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