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1 我们爱你啊,中国(1 / 3)

教材分析

“题解”

“我们爱你啊,中国”这一标题,以下几点必须认真理解和深入体味:

一是突出了对象。“中国”一词置于标题末尾,并且前面用逗号隔开,显然是抒写的对象,给人以明确、显豁的感受,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二是揭示了感情。一个“爱”字放在对象“中国”之前,揭示了感情的重心和内涵——“中国”,我们伟大的祖国,神圣的母亲,亿万炎黄儿女谁不从心底里倾注了对她的深深眷爱之情?

三是奠定了基调。这一标题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仿佛儿女对母亲直接诉说胸中之情,“我们”和“你”的关联运用,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我们爱你啊,中国”这一标题用之于诗歌,十分贴切,能给人以分明生动的感受,甚至会激发起内心的共鸣。

“结构分析”

本篇是一首诗歌。

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歌赞了伟大祖国的奇山秀水、精美特产、悠久历史、改革春潮和民族精神,从多方面抒发了热爱祖国的无比深厚的感情。

全诗七个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总起全诗,点明题意。

诗歌从东西时差、南北迥异的角度落笔,展现了伟大祖国幅员辽阔,美不胜收,具有总绾全诗、领起下文的作用。尤其是在此基础上,顺势推出“啊,我们爱你,中国”,自然地点明题意,从而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第二至六节):选择角度,赞美中国。

第二节赞美壮丽山河。桂林山水、秀丽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都是举世闻名的景观,令人生爱,首先推到读者面前,从而产生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第三、四节赞美物产丰饶。龙井飘香、茅台溢芬、丝绸绚丽、陶瓷精巧,固然使人心驰神往;而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国家,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盆地、无边草原,或月色溶溶、景色优美,或巍峨耸峙、蔚为壮观,或瓜甜果香、羊群遍地、骆驼结队……这无不显示了祖国的美丽富饶、物产繁丰,怎不叫人油然生爱?

第五节赞美历史新篇。“战国编钟”这一典型乐器,象征着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滚滚春潮”这一生动比拟则将历史和现实勾连起来,突出了而今的神州大地改革开放、春潮滚滚,前程似锦、希望无限了。

第六节赞美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贯穿历史的精神集中在“奋斗”二字上,正是人们奋斗不息,才写就了光辉史册,结下了丰硕成果啊!如此民族精神,有如“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显现了“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好品质的凝炼概括、生动体现!

以上五节诗歌都以“我们爱你——”领起,从不同角度歌赞伟大祖国,内容典型,情意热烈,感人至深。

第三部分(第七节):升华情感,总结全诗。

这一部分着眼于一个“情”字:伟大祖国美丽富饶、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改革开放、春潮滚滚、形势喜人,这一切怎么不使中华儿女从心底升腾起“骄傲”之情、“自豪”之感?又怎不促使中华儿女更加“奋发”进取、“开拓”直前?“强者”之赞、“爱你”之呼,不只呼应开头、点题作结,而且是感情的强有力升华,进一步深化了全诗意旨。

点题开篇多方歌赞升华总结,全诗结构完整、匀称,显得激情昂扬,诗意盎然。

“字词推敲”

第一节出现了“东海”、“帕米尔高原”、“北国”、“南疆”等词语,粗看起来这些词语并不出奇,但一经巧妙组合,就成为诗歌不可或缺的艺术细胞,它们从东到西,从北到南,概括千里万里,由时差悬殊、季节迥异的视角,突出了祖国广袤无垠,再配以“碧波”荡漾、“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春色”“盎然”等不同特点描写,则使祖国的幅员辽阔、美丽动人表现得神完气足,“爱”是自然生成的,可见这些词语是经过反复锤炼、精心提取的。

末了一节出现的“骄傲”、“自豪”、“奋发”、“开拓”等词语,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十分精当,不可移易——“骄傲”和“自豪”直承上面描写而来,祖国美丽可爱,引发骄傲之情、自豪之感,自在情理之中;如果止于“骄傲”、止于“自豪”,不思进取,那就没有出息了,好就好在“奋发”、“开拓”接踵而来,突出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永不满足、锐意进取,要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前后的内在联系岂不是紧密无间?显然,这里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啊,否则普通词语哪能如此熠熠生辉?

“句子含义”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这一句含义丰富:编钟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打击乐器,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选例典型;“古曲”和“新歌”对应关联,跨度很大,遣词精确。这样,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有值得骄傲的辉煌历史,而且有震古烁今的改革开放新篇,民族精神贯穿古今,愈发精彩,令人爱“古”更爱“今”了。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这一句可以说是上面“古曲”、“新歌”的延伸,“奋斗”和“汗水”注入充满活力的生命:我们中华民族的史册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不断奋斗书写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硕果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心血汗水浇灌的,这就歌赞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勇于奋斗、敢于创造、勤于实践的伟大精神。

“语段理解”

这首诗歌应该致力理解的语段有两处:

一是开头和结尾。

开头一节以“啊,我们爱你,中国”作结,末了一节以“我们爱你啊,中国”收篇,显然紧扣诗题,首尾呼应,同时开头一节重在揭示祖国美丽可爱,点明题意,领起下文,而末了一节则重在承上抒情,点题作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是中间部分。

这一部分五个诗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五个诗节的内容各有侧重,都以“我们爱你——”领起,分别从壮丽山河、驰名物产、地域特色、古曲新歌、民族精神等方面,讴歌我们祖国的诸多特征,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凝聚到“我们爱你”这一焦点上来,显得情意洋溢,旨归分明,给人以深刻感受。

“写作特色”

这首诗歌的写作特色是:

首尾呼应,主体突出,结构完整,这是写作特色之一。

全诗采用“总——分——总”的常规结构,以“啊,我们爱你,中国”起,以“我们爱你啊,中国”终,首尾呼应,形成了结构上的完整性。同时,中间五个诗节从不同侧面歌赞祖国,与开头结尾融为一体,显得清晰分明,给人鲜明深刻的美好印象。

排比反复,连贯一气,强化感染,这是写作特色之二。

诗歌的主体部分都以“我们爱你——”领起,带出下面的内容,形成五重排比反复,加强了语言气势,强化了艺术感染力。同时,主体部分的五个诗节各有侧重,却又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古代到现今、从物质到精神的内在联系,脉络十分清晰,形式上固然可取,实质上更加充分、更加完美。

“爱”为红线,贯串全篇,感人至深,这是写作特色之三。

这首诗抒发了对我们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标题“我们爱你啊,中国”中的“爱”成为贯串全篇的红线:祖国地域广阔,风光秀丽,我们爱;祖国山清水秀,美不胜收,我们爱;祖国物产丰富,驰誉世界,我们爱;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爱……如果说这只是外在赞美,那么,诗歌更进一层,又将这种赞美之情内化为立志奋发开拓的精神,激发起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美好富强的昂扬之情,所以感人至深。(贾美院)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一、 注重朗读,整体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阶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博大辽阔、美丽富饶以及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教学时切忌横讲解竖分析,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诵读,在读中体会,理解诗歌的主旨。如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跳出东海的碧波”、“依然是群星闪烁”、“银装素裹”、“盎然的春色”等体会祖国幅员辽阔;抓住“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感受祖国风光的明媚可爱,山河的雄伟壮观;抓住“清香”、“醇美”、“光洁绚丽”、“天工巧夺”体会祖国的物产闻名世界……通过范读、自由读、小组读、集体读等形式反复地吟诵,用祖国的美丽富饶、悠久历史、光辉成就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堂上充满激情的朗读,将会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小说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科普 / 全本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黄维民,冯振东
28万字2018-12-2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科普 / 连载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曹长盛主编
23万字2019-01-04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科普 / 连载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朱启臻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中国农业应对加入WTO挑战的重要措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1999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正式立项,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列为研究项目。本书从乡村建设运动开始,纵向考察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经验教训,同时横向考察了近些年各地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24万字2019-01-04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科普 / 全本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õ
本书由作者梅玫编著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15万字2020-07-15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科普 / 连载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山西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土的文物以及出土的过程,反映了唐宋以来中国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海域部分的商道情况,以及反映了当时中国和海外的频繁交往以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5万字2018-12-22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科普 / 连载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刘书林.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研究并评估工党这种类型的社会主义政党的历史演变和历史经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一项课题,对于认清未来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也有重要的启示。一部颇有中国特色的开创性的学术专著的出版,有助于推进我国对工党、社会党这一类型社会主义政党的理论、政策、实践、历史、现状和未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但愿共产党和社会党这两支最有影响的社会主义力量的联合和协作进一步加强,以期为
22万字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