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新安魂曲(1 / 3)

1.“夸父号”飞船

“各位观众,现在是地球纪年2083年12月15日,北京时间早上七点三十分,”中央电视台最著名的主持人叶知秋用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沉缓地解说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活动--环宇宙航行马上就要开始了。屏幕上这艘形状奇特的飞船,就是即将进行环宇航行的‘夸父号’。”

叶知秋是在一艘新闻飞船上作报道的,现在镜头对准了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夸父号”,它像一枚球果嵌在广袤的天幕上。镜头拉近,显示出“夸父号”的详细面貌。它的形状确实很奇特,端部是一个直径三百公里、用高强度钨晶须编织成的收集网,形状和手电筒的反光镜类似,它用来搜集太空中的游离氢原子,作为冲压式飞船的燃料。收集网后是一个巨大的球状容器,里面装着一万吨重水。它是飞船的屏蔽罩,因为对于近光速飞船来说,宇宙中到处都有的3K微波辐射会发生紫移,从而在行进前方形成对人有害的高能辐射。而同时,重水又是飞船减速时--那当然是回程中的事了--所必需的能源,因为那时冲压式飞船收集氢燃料的能力要大大减弱。再往后是扁圆柱状的乘员舱,形状和棋子相近,乘员舱能绕中轴线旋转,以产生乘员们生活必需的1g重力。乘员舱外是一个异常巨大的圆环,那是太阳帆的桅杆,不过这会儿太阳帆还未张开。再往后就是尾喷管和侧喷管了。“夸父号”飞船是在同步轨道上组装的,也就是说,它不需要飞过大气层,因此不需要严格的流线型机身,这使它的外形看起来显得笨拙而粗糙。

叶知秋继续说:“众所周知,这将是最悲壮的一次人类探险。五十年来,从夸父计划开始立项,到飞船投入制造,时刻牵动着六十亿地球人的心。大部分人对计划的详情已十分了解,但我今天还想重复一下。‘夸父号’飞船的使命是为了证实爱因斯坦的宇宙超圆体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宇宙是多维的,三维宇宙空间通过更高维数的折叠形成一个超圆体,如果我们在三维的宇宙中一直向外走,最终会通过超三维的空间而返回地球。各种理论上的验证都倾向于承认超圆体假说,现在人类将对它进行实践上的验证。当然,这趟旅行是十分漫长的。目前人类可观测的宇宙已达一百五十亿光年,沿超圆体运行一周的路程将不少于数百亿光年。即使飞船一直以光速行进,它回到地球也已经是数百亿年后了。那时,地球和太阳系肯定已不复存在,连宇宙本身也可能已经死亡,要知道,宇宙诞生至今也不过只有一百五十亿年啊。”

此时此刻,全世界都在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实况转播,全世界到处都响着叶知秋苍凉深沉的声音。不少人已经热泪盈眶。

叶知秋是位老练的主持人,很快便扭转了过于悲凉的气氛,笑着说:

“至于光速飞船上的乘员,按照相对论,他们的时间速率将大大减慢,因此,当他们返回这儿时,可能还不到四十岁呢。我真羡慕他们,他们比天地更长寿!”他转回头指着“夸父号”继续介绍:

“‘夸父号’在临时乘员组的操纵下,在同步轨道上已停留了十五天,所有部件已组装完毕,所有设施和货物也都就位。现在,它的巨大身躯旁有一艘服务飞船,‘夸父号’正式乘员组就在服务飞船上。两艘飞船已开始对接,乘员组将登上‘夸父号’飞船,然后它就要点火启程。”

服务飞船已开到“夸父号”的中部,缓缓伸出对接舱口,与“夸父号”的对接口密合,又打开密封门,建立起一条通道。趁这当儿,叶知秋向国外观众介绍了“夸父”这个名字的含义:

“夸父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英雄,一位失败的英雄,可能因为这个原因,神话中关于他的记载也很简短:夸父逐日,道渴,北饮大泽,大泽不足,饮于河渭……遂死,弃杖于地,化为桃林。”他提高嗓音说,“失败的夸父一直是华夏民族探索精神的象征。把这艘飞船命名为‘夸父号’,表达了乘员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但我们希望他们能平安归来!”

小小的服务飞船内其实十分宽敞,近百名人类代表正在为英雄们送行。这儿有中国国家主席的代表,联合国秘书长的代表,各国驻华使节,还有乘员的家属。服务飞船内鸦雀无声,在这个时刻,什么话语都嫌分量太轻。他们默默地看着通道尽头。

第一位乘员在甬道口出现了--他没有穿太空服,是一位十几岁的男孩子,额头很高,面容稚气未脱,表情则是超出年龄的庄重。叶知秋介绍道,这一位是船长谢晓东,今年十六岁--为了尽可能延长乘员在飞船上的生活年限,乘员的年龄要尽量年轻。谢晓东身高1.78米,体重60公斤,智商210,获得了哲学、语言学、数学、天文学、天文物理学、天文化学和医学等十四个博士学位。听众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他们中有不少是环宇探险的铁杆支持者,“夸父号”乘员简直是他们心中的神灵。飞船上的气氛十分凝重,谢晓东首先同家人拥别,他的爷奶和父母都热泪盈眶,但克制着没有哭出声。谢晓东同他们依依相别,继续同送行人默默拥抱:满头银发的国家主席代表,联合国秘书长代表,俄罗斯驻华大使,美国驻华大使……拥抱后,他们都致以简短的祝福。

第二位乘员出现在甬道口--这是一位同样年龄的女孩,大眼睛,眼窝较深,穿着无袖连衣裙。叶知秋介绍说,她叫狄小星,16岁,身高1.65米,体重52公斤,智商210,也获得了十四种博士学位。她还是谢晓东的未婚妻,人类之脉将在“夸父号”飞船里延续。

狄小星也同送行人默默拥抱。她的母亲克制不住地痛哭起来,泪珠凝成圆圆的珠子,缓缓向下沉落。这儿重力已很微弱,每个人的动作都轻飘飘的,给人以某种虚幻感。狄小星同母亲多拥抱了一会儿,在她耳边低声劝说着,然后继续前行,默默同送行人拥抱。

两名乘员走过送行人群,在对接舱口处停下等待着,叶知秋提高声音说:

“下面将是戏剧性的一幕。经过有关方面反复磋商,迟至昨天才同意了谢晓东和狄小星的提议,决定让这一次环宇探险的创意者--八十八岁高龄的周涵宇先生作为‘夸父号’的第三名乘员。周先生走过来了!”

一个赢瘦的老人出现在甬道口。

听众沸腾了。“让周先生上飞船”早就成了一个口号,不少人为他大声疾呼。他们说,周先生十四岁即提出环宇探险的动议,七十四年矢志不渝,呕心沥血,终于使它成了现实。他完全有权在飞船上占一个位置。反对的人也不少,他们主要从人道考虑,说把八十八岁的老人送上一条不归路,恐怕过于狠心。周涵宇本人从未表态,他当然乐意上飞船,如果能死在太空,那是他最大的荣幸,但他不愿意成为年轻人的累赘。这个争论到现在才有了结果。

地球上的听众都欢呼着,甚至包括这件事的反对派。

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向送行者,他的脸上皱纹纵横,长有不少老人斑,胳膊上的皮肤枯黄松弛,但他的脸上洋溢着何等的光辉!眼睛中燃烧着怎样的激情!他先同儿子拥抱,两人的拥抱多少有些生硬,因为他和儿子的关系一直是比较冷漠的,他怀着歉意,加大了拥抱的力度。

送行者依次同他拥抱,在深深的敬意中多少带着悲凉,毕竟他已经是八十八岁的老人了!昨天,在决定做出之后,太空署还匆忙为飞船准备了太空葬的器具。不过,从他本人近乎陶醉的幸福感来看,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让一个以环宇探险为终极目标的人死在太空是最好的归宿。

三名乘员向大家挥手告别,进入对接甬道。送行者也频频挥手,但没有说再见。不可能同他们再见了!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

“夸父号”的临时船长在甬道口迎接,他们互致军礼后紧紧拥抱,临时船长作了简单的交接,带着三名临时船员走进甬道,对接舱口缓缓关闭。服务飞船驶离“夸父号”,停留在五十千米外,等待“夸父号”点火。

谢晓东坐上船长位,开始操作,尾喷管喷出橘黄色的火焰,“夸父号”缓缓脱离同步轨道,向外太空飞去。在尾喷管点火的刹那,地球上响起几十种语言的欢呼声,礼炮齐鸣,焰火照彻大地。“夸父号”很快脱离了地球重力,这时船上的太阳帆张开了,几百块巨大的帆页组成一个更为巨大的环形船帆,由电脑自动控制着角度。太阳光的压力经船帆汇聚,变成飞船的动力。从远处看去,飞船就像一只巨大的半透明的水母。

飞船又沿地球轨道飞了一圈,熟悉的地球景色从舷窗外闪过,蔚蓝的海洋,白雪皑皑的高山,黄色的沙漠。当飞船背向太阳时,则是璀璨的万家灯火,不少城市在飞船经过的瞬间燃放了艳丽的礼花,姹紫嫣红,把城市装扮成童话的世界。

三人在心中喊着:永别了,亲爱的老地球,生机盎然的老地球。

飞船沿切线向月球飞去,在那儿要作一次小小的重力加速。尽管月球上已建立了几个地面站,但总的说仍是蛮荒一片。环形山和月球尘占据了整个视野,没有一点宜人的绿色和天蓝色。乘员们默默看着月球的地貌,从今天起,他们就要终生与这样的蛮荒相伴了。飞船沿月球飞出一条很陡的抛物线,飞过月球的白天和黑夜。小谢从船长位回过头,指着左前方,简短地说:

“万户山。”

这是以中国人命名的一座环形山。万户,世界上第一个试图离开地球的人。他曾在一张椅子上绑上数百支爆仗,同时点燃,想借火药的反冲力上天。结果爆仗爆炸,他不幸身亡。想来他在当时肯定被看作疯子,遭人耻笑,不过,正是这样的疯子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飞船正式开始了太空之旅,太阳帆已经产生了1g的加速度,所以飞船内恢复了正常的重力环境。电脑图林接过飞船的指挥,小东和小星离开驾驶舱,跑过来簇拥在周老的身边。这会儿他们都卸去了“大任在肩”的庄重,又变成了十六岁的少男少女。他们喊着:“周先生,周爷爷,我们总算把你拽到飞船上了!”

老人衷心地说:“谢谢,谢谢,孩子们,我要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要这样说嘛,周爷爷,你是夸父行动的创始人,完全有权做它的乘员。你也是我们俩的心理依靠,有你在身边,我们就放心啦。”

老人笑着说:“我只是一个老废物。我没有拿到一个博士学位,而你们拿到了十四个!不过,我真的高兴能来到‘夸父号’飞船,这是我毕生的梦想。”

“你努力了七十四年,才把它变成现实。”

“是啊,七十四年的梦想,七十四年的努力啊!”

窗外是暗淡的天幕,飞船尾喷管的火焰熄灭了,冲压发动机还未起动,只有太阳帆在起作用。飞船的速度很低,衬着广袤的天幕,飞船显得很小,行动缓慢,就像一只生命力脆弱的小甲虫。七十四年了,环宇航行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信仰支撑点,他为此耗尽了心血,曾被世人讥为“异想天开”的疯子。今天设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即使他立即倒地死去,他也会含笑九泉的。

2.少年激情

七十四年前,即2009年,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奥运所燃起的激情还在人们心中燃烧。这一年里,国际科幻大会又在北京开幕,这同样是一个燃烧激情的会议。

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航天专家曾郁参加了大会。会议结束后,他在记者的簇拥下走出会议室,不时停下来,同熟人交谈几句。这时,一个黑瘦的男孩子在门口拦住他。

男孩子就是七十四年前的少年周涵宇,生于河南南阳镇平,一个多山的小县城,家境贫寒。他不是会议代表,但他凑够路费,自费来参加会议。小涵宇衣着朴实,肩膀瘦削,一双眼睛像燃烧的煤块。他不善于和大人物打交道,略带口吃,急迫地说:“曾爷爷,耽误你一点时间,可以吗?我有一份最伟大的构思要同你探讨。”

最伟大的构思?曾郁好奇地看着这个窘迫的但说话极为自信的孩子,慈爱地说:“好,你说吧。”

孩子皱皱眉头:“这个构思不是一两分钟能说完的,恐怕得一个半小时。”

曾郁看看秘书,秘书立即插进来委婉地解释:“曾主席很忙的,这样吧,把你的构思写成书面材料交给我,好吗?”男孩子不说话,倔强地看着曾郁。曾郁心中忽然一动。他担任科协副主席已三年了。这纯粹是一个礼仪性的工作,不过是迎来送往,开会时戳那儿装装门面,哪儿能忙得抽不出一个半钟头呢?秘书的阻挡不过是官场的规矩。曾郁拦住秘书爽快地说:

“好,我们谈它一个半小时。”

这次谈话不在会议安排之中,秘书匆忙安排了一个小会议室。屋内的沙发庄重典雅,黑漆桌面光可鉴人,周围墙上挂着达芬奇、伽利略等几位科学伟人的画像。小涵宇还没有进过这么高级的房间,他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安顿在沙发里。服务员送来咖啡和水果,曾郁笑着问了他的名字,说,开始吧。

谈话一开始,小涵宇就找回了自信,他开门见山地说:“曾爷爷,我认为环宇探险该提上议事日程了,该提上中国领导人的议事日程了。”

“什么探险?”

“环宇探险,环绕宇宙的探险。”

曾郁惊奇地看看他,在这一刹那,他甚至想对方是不是神经病。不过显然不是,孩子言谈极有条理,双目炯炯发光,那儿燃烧的是理智的激情而不是疯狂。小涵宇早料到听话者的反应,为了这次谈话,他整整准备了一年,现在,他立即展开话题,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他的雄辩慢慢地打动了曾郁。当然他不会信服这个荒诞的设想,但至少要听他谈完,听他究竟说些什么。

这正是小涵宇要达到的初步目的。

他抓紧时机,一层一层地展开自己的阐述。他的阐述条理清晰,可以分为以下几层内容:

爱因斯坦的“宇宙超圆体假说”是环宇探险的理论基础。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爱因斯坦就提出了这个假说。他认为,宇宙三维空间在更高的维度中翘曲、封闭,形成一个超圆体。你的目光如果能超越数百亿光年,那么,你一直向宇宙外面看去--就会看见自己的后脑勺。同理,一艘一直向外宇宙飞的飞船,最终将返回起点。这种高维度空间不大好理解,但如果作个类比就清楚了:人类曾认为地球是平坦的,一直向前走就会走到天尽头,绝不会返回原处。但实际上,平的地面在超二维的空间翘曲、封闭,形成球面。现在谁都知道,一架一直向东飞的飞机,最终会回到自己的起点。

他说:“宇宙超圆体”假说在理论研究中已基本被认可,现在需要做的是去证实它,就像麦哲伦去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那样!

曾郁看看秘书,秘书不安地扭动着--他认为这孩子简直在说梦话,神经不大正常。如果这次会见传出去,曾主席会被人暗地讥笑的。他低声咳嗽着,暗示曾主席该抽身了。曾郁知道秘书的用意,但他犹豫着没有发话。无疑,这个男孩子是个痴狂的科幻迷,他把对科幻的激情错用到实际生活中啦!但那个男孩目光中有某种东西使他不忍心结束谈话,那是信念,是强烈的信念。有了这样的信念,再平庸的人也会变得亮光闪闪。

曾郁是个航天专家,但他是技术性的专家,对于“宇宙超圆体”之类比较玄虚的理论,只是在青少年时期接触过。他想,干脆今天一直听到底,看看这个男孩还能说些什么!他拍拍秘书的肩膀,示意他稍安毋躁,然后饶有兴趣地说:

“嗯,说下去。”

男孩受到鼓舞,阐述也更有激情。他说:一般人即使承认宇宙超圆体假说,也把环宇航行看成十分遥远的事,要几万年、几十万年后才能实现。实际上,空间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接近这道门槛啦!

曾郁不免失笑,如果说到具体的空间技术,这正是他的专业,他可从没意识到这道什么门槛。且听他怎么阐述吧!男孩子说:

“目前的宇宙飞船不能进行远程航行,主要是因为全部燃料要自带,燃料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且,绝大多数能量浪费在对燃料本身的加速上。不过,目前已经有了三种不带燃料的飞行方式,它们从技术上都已经接近于突破。如果从现在努力,百十年内就能达到实用--它们就是光帆式飞船、冲压式飞船和借星体进行重力加速的重力加速飞船。曾老,你是专家,我说得不错吧。”

曾郁当然知道这几种方法,不过,除了第三种,前两种基本还属于科幻范畴,他不想破坏孩子的兴致,点点头:“嗯,说下去。”

“光帆式飞船就是利用光压产生动力,太空中基本没有重力,没有阻力,所以即使非常微弱的光压,只要永远作用,也能使飞船达到极高的速度。从目前材料工业的水平看,制造既轻又薄又结实的光帆已没有问题。”

“嗯,冲压式呢?”

“冲压式飞船是利用收集网收集太空中极稀薄的氢原子(大约每立方厘米一个),把它作为氢聚变的燃料。受控核聚变技术估计在五十年内就会出现突破,正好来得及用到冲压式飞船上。当然,这个收集网十分庞大,其直径至少要数千公里。不过科学家已想出办法,即用电离炮先把前方的氢原子电离,再用直径三百公里的磁力罩去收集,这在技术上已经可以达到了。冲压式飞行有一个好处:飞船速度越高,收集效率也就越高,它基本可保证飞船达到1g的加速度。”

“嗯,第三种呢?”

“第三种就是从恒星体的重力场内窃取能量,这已在多艘飞船--如先锋13号飞船上使用了。而且,飞船的速度越高,旅途中出现的星体就越频繁,可借用的机会就越多。特别是一些密近双星,像中子星、白矮星,它们的重力场极强,可使飞船达到数万g的加速度;而且和别的加速方法不同,重力加速过程中乘员是处于自由落体状态,即乘员本身并不承受加速度,不会因数万g的加速度而丧命!还有一点优势呢,随着飞船趋近于光速,飞船的质量会急剧增大,这时其他的加速方式效率都会大大降低,但重力加速方式是‘水涨船高’,因为它的加速效应本身就和质量有关。”

男孩子说累了,稍稍停顿一下。他一直很拘谨,没有动面前的咖啡,这会儿忘了客气,抓住咖啡杯一饮而尽。曾郁示意秘书唤来服务小姐,又倒了一杯。男孩子红着脸,低声说了一句“谢谢”。曾郁对他十分感兴趣,显然,这个从县城来的男孩性格拘谨,不善交际,没有北京男孩的从容大度。但只要一说起环宇飞行,他立马换了一个人,意态飞扬,妙语连珠!曾郁是个过来人,他想小涵宇将来是要成大事的,因为他已具备了最重要的条件:对某个目标的痴迷。

而且,男孩的分析不无道理,尽管一般人常把远距离宇宙航行看成十分遥远的事,但静下心来分析,技术上的难点确实可望在百年内解决--只要从现在起就把它定为必须实现的目标。男孩子没提到长途旅行中的生命维持系统,即物质的封闭循环系统,这个问题也接近突破了。但是,长途太空旅行和环宇航行毕竟还不是一回事啊,几百亿光年的旅程!这个男孩子的野心未免太大了。

男孩子喝了咖啡,静静气,继续他的分析:“还有一条是人的寿命限制--几百亿光年的旅程,人的寿命却只有几十年!实际上,这却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根据相对论,近光速飞船上的时间要大大减慢。我已作过计算,如果飞船能基本维持在0.5g~1g的加速度范围内,飞船在十至十五年内就会非常逼近光速,这时,飞船上的时间速率只有正常时间的十五亿分之一。所以,飞船上的乘员绝对可以在三十年内完成数百亿光年的旅行!喏,这是我的计算。”

他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打印着计算过程。曾郁接过来,大致扫了几眼。他的计算没错,对于计算前提的假设也基本合理。曾郁又一次受到震动。他当然清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他从未认真想过,相对论能导出这样一个结果--三十年环游宇宙!这与人们的直观有太大的反差。

相关小说

名片 文学 / 连载
名片
孙守仁
0万字2018-12-22
西部牛仔 文学 / 连载
西部牛仔
铁嘴
0万字2018-12-22
笑着·活着 文学 / 全本
笑着·活着
刘琦
作者在经历了疾病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他调整心态,反思从前错误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乐观和幽默的自嘲泰然处之,并时刻感悟着重生后的蜕变与励志。
16万字2018-12-22
爱满中国 文学 / 连载
爱满中国
董竞一
21万字2018-12-22
当代学人精品——唐晓峰卷 文学 / 连载
当代学人精品——唐晓峰卷
葛剑雄
《当代著名学者精品:唐晓峰卷》为“当代著名学者精品”书系之一。唐晓峰教授是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学术功力深厚,涉猎广泛,在先秦历史地理和古代城市地理研究方面建树颇丰。本书将作者代表性的精品文章和论文结集出版,以体现作者学术特色和影响力,必然将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另附作者学术小传和著作目录。
24万字2018-12-22
雪线兰 文学 / 连载
雪线兰
邱海龙
0万字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