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末日管理”法(1 / 1)

“末日管理”是中国的小天鹅集团(在过去实施的一种独特的风险管理战略,以一种对未来的“高度悲观”展开了对企业自身的危机意识改造,并借此提升了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从而迅速扩张企业的经营,短短两年时间,就使企业的利润提升了将近200%。这充分表明,管理者应该以强烈的“危机感”警示公司的每一名成员,面对竞争,理解竞争,时刻做好末日到来的准备。这一思维的实质是--理解和接受所有的企业都有末日的事实,也要明白所有的产品都有终结的那一天。有了这个心理准备,企业上下就不会陶醉在过去的辉煌和今天的成绩中,而是为未来的危机做足准备,提前制订应对策略。

第一,昨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成功。有许多过去辉煌的企业在今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没有想到“末日”的来临,于是不知不觉间就走向了自己的末日。

第二,企业最好的时候往往是最不好的开始。就是说,越是市场一238

片大好,往往意味着未来的市场会走向下坡。因为没有永远不变的市场,当你经营得顺风顺水时,市场的波动也就开始了,此时就必须做好准备,通过变革与竞争让企业更加强大,安全地度过可能发生的危机。

寻找差距,学习别人的长处

为了防止末日的到来,企业必须与世界上最好的品牌相比较,找出差距,然后进行追赶。这意味着管理者不能只盯着身后的追赶者,还要紧盯前面的领先者。你要把公司的每一项质量指标、经营指标、生产效率都同世界第一流企业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从而形成一种内部的动力与外部的压力相结合的经营思路,使企业的眼光与行为模式充满活力与生机,始终处于追赶状态,而不是只跟那些较差的对手进行比较。

向市场要“光明”:不要待在家里坐以待毙

提前考虑到市场的变数,决策者要把自己的目光紧紧瞄准市场,不断挖掘市场的潜力,争取扩大份额,而不是自我满足或者在得意中停下脚步。比如,小天鹅集团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曾经达到了惊人的42%,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足以让人高枕无忧,但管理层仍然清醒地意识到,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管理层最终做出的判断是--如果不能实现创新,向市场深处挖掘,那么末日必然来临。

应变思维:看穿情势的本质和隐藏的力量

摆正心态:得意忘形等于“灭亡”

如何摆正心态?就是在竞争处于优势时,多以己之短比人之长,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防止得意忘形。就是说,你要把危机放到自己的正前方,警惕自己打倒自己。有些企业家成功以后,就安居现状,不求上进,也不再创新,反而以自己成功的模式到处宣扬,满足于既有的成功,对未来失去了最基本的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的心态迅速膨胀,这时危机就会慢慢产生,直到企业变成一只“温水青蛙”,变得麻木大意,最后被对手超越,被市场淘汰。

储备人才:“人”是解决危机的基础

人才是应对危机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去不断储备有用的人才,培训和寻找卓越的骨干员工,是企业管理者首要的工作。同时,企业过去和未来的信誉也是由人来创造的,那些伟大的公司之所以能持续地保持领先者的地位,在于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和历任CEO们对优秀人才的重视--他们可以不间断地启用有市场竞争意识和有决策能力的后备人才,使公司的智力库逐渐强大,对于危机的预防与抵御能力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