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九节 决断,你必须刻不容缓地进行(1 / 2)

你见过迅猛的猎豹在伺机扑食时的景象吗?这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常以矫健的身姿,借着环境的伪装,悄悄靠近猎物,一待猎物放松警惕,便箭一样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目标。

职场上的强者,更有着猎豹般的机敏、快速的决断和迅猛的出击能力。否则,市场早被对手给瓜分了,哪里还有一块蛋糕留给你?

传媒大亨默多克在年轻时便继承父业,从事报刊业。由于父亲不善经营,他接手的是一个资不抵债的烂摊子。他说服母亲,保住了《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两份报纸没有转让。并且他非常明智地认定,报纸是大众文化的一种文化载体,因此必须按照大众的阅读口味为他们提供通俗的文化消费品。

他的这一决断,招到当时董事会其他成员和编辑的强烈反对,但是默多克是绝不会在这原则问题上作妥协。于是,他迅速调整了原来的办报风格。

结果,在短短的二三年内,这两份报纸便转亏为盈,由此,默多克也打败了他的竞争对手。既显示出默多克的办报天赋,也激起了这位年轻人进一步拓展市场的雄心。

职场的CEO们,就需要有如此迅猛的决断,然后刻不容缓地执行。如果当时默多克犹犹豫豫,瞻前顾后,面对反对声音举棋不定,那么,结局不言自明,他一定会会丧失掉扭亏为盈的机会,也就不会成就今天的传媒大王。

成功鼓起了默多克进一步进取的决心,他就像一个偷偷跟在猎物身后的豹子,时刻准备着再次出击。

这时,悉尼报业市场两大新闻垄断组织的对立,为默多克的挤入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镜报》经营不善,入不敷出,只能把它转手,以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但《镜报》的经营者又不想它落入竞争对手中,而增强其竞争力。正雄心勃勃,寻找时机,准备打入悉尼报业市场的默多克,得到这一消息就乘机而入,以400万美元令人无法拒绝的高价,买下了准备出手的《镜报》。

收购《镜报》之后,默多克果断地决定,对这家小报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他仿照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伦敦的《每日镜报》格式。他在默多克的努力下,该报很快就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西尼的报业市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默多克的再一次成功,一方面归功于他的果敢,该出手时就出手,另一方面是他像一个准备偷袭猎物的豹子一样,早就伺机以待了。

这就是CEO们必须具备的“猎豹人”的特质,时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下一步要干的事情,就能决断在千里之外。他们一旦出击便让对手无还手之力,且一击必中。否则,只能把成功的机会白白拱手让给对手。像捕不到食物的猎豹,只能忍饥挨饿罢了。

随后,默多克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和扩充,每一次都以决断及时,行动快速而著称。这时,他的报业帝国已遍及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好几个国家。而一直令默多克耿耿于怀的是:自己没有能在作为现代生活重要标志之一的电视业中占据位置。于是,像又瞄上了猎物的豹子,默多克又把目光对准了电视业。

当时澳大利亚有两大电视业社团,分别在西尼和墨尔本。悉尼的联合电视广播公司控制了该市第三大电视台。1979年,默多克以豹子一样灵敏的嗅觉,获悉该电视公司的两个最大股东,表示愿意出售一部分股票,约占公司股份的22%。这真是为默多克提供的天赐良机。默多克当即决定,全部收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