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8.药酒(2 / 3)

乙醇还是一种致畸因素,它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从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脑细胞分裂及组织器官的细胞发育,造成胎儿发育迟缓、畸形及智力发育障碍。

乙醇对神经系统来说,又是一种麻醉剂,小剂量可使大脑抑制功能减弱,大剂量可麻痹延脑的“生命中枢”,从而产生危险。慢性酒精中毒,还会造成精神错乱,记忆力、学习能力的减退等。

长期过量饮酒,易损害心脏,引起以左心室肥大为主的心脏增大,及多种心功能异常。

可见,过量地摄入乙醇是有害的,为了寻找一个对肝脏安全的饮酒量,有人根据大量的病理资料研究了乙醇消耗量与肝损害的关系,每日饮酒量,以相当于每kg体重饮服1g乙醇量为预防肝损害的安全量上限。若饮酒量超过每kg体重2.5g乙醇量,肝损害率就会显著升高。根据这个上限,相当于60kg体重的人,每日饮60%的白酒100g,为了安全,乙醇的每日摄入量须限制在45g以下。

因此在饮用药酒时,可以参照以上,根据药酒度数,限制每日的摄入量。

② 辨证服用,中医治病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二个病人同患一种病,譬如感冒,医生分别处以温、凉两种药性相反的解表药,各自服后都达到同样治愈的效果,这就是辨证用药的特点。

药酒的使用,也应根据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服用,尤其是保健性药酒,更应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强弱、嗜好等选择服用。因为,一般治病的药酒,大都功效主治比较明确,而且患者也总是在经过医生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服用。保健性药酒,由于多以补益强身为主,因而对选择不够重视,若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服补益酒前,必须先弄清自己的体质状况。

一般中医将身体虚弱者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大类。通常气虚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呼吸短促,动则气喘,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脉弱或虚大等。血虚主要表现为头眩目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唇舌爪甲色淡无华,脉细数或细涩等。阴虚主要表现为口渴、咽燥、虚烦不眠、便秘,甚则骨蒸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冷汗虚喘、腰膝酸软、泄泻水肿、舌胖而淡、脉沉而迟等。

当然,进一步还可按脏腑辨证的原理,分成脾气虚、心阳虚、肾阳不足等。此外,辨证时还需注意分清真实假虚。所以,虚证同样也应当根据医生诊断,确诊性质,随后选方服用合适的药酒。

补益药酒的配方制备要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体虚服用者也必须根据这一原则,针对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服用。

③ 因人而异,注意禁忌,前面已讲了根据自己的体症进行辨证服用,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其实中医辨证论治所讲的范畴更广,它还包括人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和时令节气等。因此,服用药酒时还须因人而异,注意每个人的酒量大小。

若平时惯于饮酒者,服用药酒量可以比一般人略增一些,但也要掌握分寸,不能过分。不习惯饮酒的人,在服用药酒时,可以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冷开水稀释后服用。

性别方面:妇女有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所以在妊娠期、哺乳期就不宜使用药酒。在行经期,如果月经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功效较强的药酒。

年龄方面:年老体虚者,因新陈代谢较缓慢,在服用药酒时可适当减量。相反,青壮年由于陈陈代谢相对旺盛,用量相对多一些。对儿童,古代有用药酒治疗佝偻病等。但儿童生长发育尚未成熟,脏器功能尚未齐全,所以一般不宜服用,如病情确有需要,也应注意适量。

此外,有肝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酒精过敏者,都应当禁用或慎用药酒。

饮酒时忌服某些药物由于有些药物会增强酒精的毒性,或者产生副作用,或者影响药效,所以还应当注意饮酒后12小时内不宜服某些药物,或者服了药物12小时内不宜再饮酒。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能增强酒精毒性的药物,有降压药肼苯哒嗪,利尿药利尿酸,抗抑郁药闷可乐等;第二,饮酒会影响药效,有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和胰岛素等;第三,饮酒能增大药物产生副作用,有降压药胍乙啶,利尿药双氢克尿塞、氯噻酮以及灭滴灵、阿斯匹林、巴比妥、利眠宁、安定、冬眠灵、非那根、奋乃静、苯海拉明等;第四,能造成乙醛中毒的药物,有痢特灵、硝酸甘油、灭滴灵等。

酒后忌洗澡,据病理学家观察和检测,人在饮酒后,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在洗澡时会因体力活动和血液循环加快而大量地消耗掉,造成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体温也较快地降低。同时,酒精抑制了肝脏的正常生理活动能力,妨碍了体内葡萄糖储存的恢复,于是,造成机体休克,严重危及生命。因此酒后忌洗澡。

此外,由于药酒的配方组成不同,功能性味有异,所以往往附有服用的注意事项,如外用还是内服、忌口、禁房事等,服用时应当遵守,不能疏忽。

只有根据上述的要求,合理地使用药酒,才能避免药酒的副作用,发挥其优点和特长,达到应有疗效。

(3)常用药酒简介

长生固本酒、养生酒、读书丸浸酒、五精酒、十全大补酒、百益长春酒、大补药酒、状元红酒、参茸酒、仙灵脾酒、枸杞酒、周公百岁酒、何首乌回春酒、五加皮酒、黄精酒、菊花酒、参苓白术酒、茯苓酒、首乌金樱酒、定志酒、养荣酒。

① 药酒选取中药的原则

一般是选补益药,补益药分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和补阳药。

常见补气药:人参、党参、大枣等。

常见补血药: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等。

常见补阴药:枸杞子、黄精等。

常见补阳药:鹿茸、蛤蚧、冬虫夏草等。

常见祛风湿药:白花蛇、五加皮、威灵仙等。

② 人参枸杞酒

原料:人参、枸杞子、熟地黄、冰糖和高粱白酒。

人参功能与主治:大补气血、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等症。

枸杞子功能主治:有补益肝肾、益精明目、养颜益寿之效。用于劳虚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清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