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附录2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3)(1 / 3)

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这四个财务报表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动状况。资产负债表主要从静态角度反映企业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利润表从动态角度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则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来源、运用及结果;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所有者权益各部分发生增、减变动的状况及结果。这四个财务报表既相互独立,各自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某一方面,又相互配合,共同反映一个企业的资金运行过程及运行结果。

(2)附注

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表等财务报表中不能列示的项目进行的补充,或对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数据进行的文字说明。如进行不同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适用的会计假设、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等的说明。

1.2 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为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完整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动状况,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遵循各项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

企业应当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遵循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如应当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各项要求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等。企业应当在附注中对是否遵循企业会计准则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情况做出声明,只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所有规定时,才可以做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2)列报前提

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应当对企业在可预见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如可预见未来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以及可预见未来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如产品市场风险、产品价格风险等,在企业面临这些风险时,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在持续经营状态下,企业应按持续经营状态选择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如果存在某些重大不确定因素对是否能够持续经营产生严重

怀疑时,应当对不确定因素进行充分披露。非持续经营是企业出现严重财务危机或经营危机,不能够再持续经营下去,而面临破产的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核算应当按非持续经营状态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如资产应当采用可变现净值进行计量等。同时,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声明财务会计报告未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进行列报。

(3)列报基础

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有专款规定,会计确认和计量基础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

(4)列报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为了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容易地获取信息,有助于他们对同一企业、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进行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会计报告、不同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相互可比。

财务会计报告相互可比的前提是财务报表编制的一致性。一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财务报表的项目分类、项目内容、项目排列顺序等在不同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变更;第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要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也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列报的抵销原则

为了为了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充分地获取信息,有助于他们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之间、负债项目之间、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不能相互抵销,这几个会计要素之间也不能相互抵销;利润表中的收入项目之间、费用项目之间不能抵销,这几个会计要素之间也不能相互抵销。

下列情况不属于抵销:第一,可以以净额列示的项目:资产扣除其计提的减值准备后,以净值列示的项目;非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利得与损失,以两者相抵后的净额列示。

作为一个独立法人主体的企业,需要编制的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四个主表,以及利润分配表等。本教材介绍四个主表以及利润分配表的结构及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2.1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是一张静态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衡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整理后编制而成的。

资产负债表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而进行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1)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

资产负债表首先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总量、资产结构、各资产项目价值的信息;同时,提供购置资产的资金来源方面的信息,包括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和负债资金。资产负债表提供的资产及其资金来源的信息,是会计信息者了解企业最基本的信息来源。

一般而言,资产总量与企业规模成正比例,资产总量越多,表明企业的规模越大;资产结构表明企业不同项目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资产结构又表明企业的资产质量。通常情况下,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资产质量越高;资产升值的空间越大,资产质量越高;资产流动速度越快,资产质量越高;资产价值表明不同项目资产的账面价值(或市场价值);从资金来源方面,投资人投入的资金代表着企业的资本规模,而负债则代表着企业的负债规模。通常情况下,资本资金来源与负债资金来源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如果资本资金来源比例过大,说明企业投资人的实力强,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小,但同时反映了企业可能存在负债融资能力差的问题;如果负债资金来源比例过大,企业可能存在偿债能力差的问题,同时债权人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以上关于企业资产及其资金来源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对企业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是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作用;

(2)可据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其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又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其中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1年或1个营业周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性强弱。流动资产的流动性越强,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流动负债的到期日越短,其流动性越强,对现金的需要就越强;同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还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够使企业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以上关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对企业偿债能力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是资产负债表的第二个作用;

(3)可据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全部资产清偿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全部资产质量、企业经营状况和长期负债结构。企业全部资产的结构越合理,经营状况越好,长期负债结构越合理,长期偿债能力就越强;长期负债的到期日越短,其流动性增强,对现金的需要就越强;同时,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还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够使企业有较强的偿债能力。事实上,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其经营能力,经营能力越强,现金流动状况越好,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以上关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企业长远发展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是资产负债表的第三个作用;

此外,资产负债表还可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他财务报表一起,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详细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方面军的信息。

2.2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报告式资产负债表是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按纵向顺序排列编报的,而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以左方为资产项目、右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形式列报的。我国企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一般采用账户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