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一节 多摆事实,做到以理服人(1 / 3)

在这个充满说服方式的世界里,你可以去说服别人,也可能为人所说服;你可以引导别人,也可能被别人引导。至于你要做哪一种人,就看你有没有出色的说话能力。会说话的人能说动别人跟着他走,不善表达的人只能听命于人。

提到建议和说服,总会让人想起这么一句话:摆事实,讲道理。的确,事实胜于雄辩,要讲道理,就得先摆出令人信服的事实,然后结合这些事实,展开分析,深入探讨,挖掘出那些隐藏在事实当中的道理,这样才容易把别人说服。

1.一个事实胜过千言万语

当一种观念进入心底很长时间后,外人很难用一般的道理让其发生改变。此时,也许只能用事实这种最有力的武器来说服他了。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一个事实胜过千言万语。因此,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已有的事实作为论据,论证自己的论点,这样逻辑就会严谨,理由就会充分,说服才会有力。这是一种很常用的说服方法。事实上,这种方法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而只要能适时适量地陈述事实,便能使说服成功。

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因为泰山风景好,就在山上修了个王母池(古时候也称瑶池),每年,王母娘娘会在这里过生日。有一年三月三,王母娘娘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天上地下的神仙都来祝贺。王母娘娘十分欢喜。忽有人来报:“吕洞宾来了。”王母娘娘把脸一沉,传话说:“不要叫他进来。”

吕洞宾得到通报,很是生气,他径直跑到王母娘娘的客厅里。他问王母娘娘:“众仙都来参加盛会,为何把我拒之门外?”

王母娘娘面带怒气,回答说:“因为你是个酒色财气之徒,所以我不欢迎你!”

吕洞宾哈哈大笑。他迫问王母娘娘:“请当着众仙说说,我怎么是个酒色财气之徒呢?”

王母娘娘扳着指头说:“上次蟠桃会,你喝了个酩酊大醉,闹出许多笑话出来,岂不是个贪酒之徒?”

吕洞宾回答道:“王母娘娘说得不对,你若不举行庆寿宴会,不让大家饮酒作乐,我怎能喝醉呢?”

王母娘娘听了,气得翻翻眼皮,又说:“你三戏白牡丹的丑闻传扬四海,难道还算不上是个好色之徒?”

吕洞宾笑道:“人有所爱,何况神仙呢?相爱并无妒心。而你身为女神,却有妒心。”

王母娘娘一听,勃然大怒,斥责吕洞宾:“不要胡言乱语。”

吕洞宾说:“小仙有事实为证:牛郎织女情投意合,要结为夫妻。你却嫉妒他们,拔出玉簪划了一道天河,将一对好端端的情人分开,一年才许人家见一次面,这多缺德呀!”

王母娘娘气得直哆嗦。过了许久,她才又开始数落吕洞宾:“你是个贪财之徒,八仙过海闹龙宫时,据说你抢了不少宝贝!”

吕洞宾答道:“上边传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分明有言在先,怎能怪罪于我呢?要论贪财,你才当之无愧呢!”

王母娘娘说:“我深居仙宫,谁说贪财?”

吕洞宾说:“每年三月三,你张扬着祝寿,凡来参加的人所携带的寿礼你都欣然接受,这不是贪财是什么?”

王母娘娘气得浑身打哆嗦,指着吕洞宾的鼻子说:“神仙是不能意气用事的,可是你,常常犯这毛病。八仙过海时,你挥动宝剑,肆意砍杀,你不动气,怎能砍杀呢?”

吕洞宾更加摇头发笑:“王母娘娘,你弄颠倒了!我一鼓作气,奋起杀敌,那是战功!你倒是最爱动气啦!”

王母娘娘追问:“你有何证据?”

吕洞宾说:“你是个上等仙人,你是个女神,你光知道挑下人的毛病,今天把我拒之门外。你不动气,能这样做吗?”

王母娘娘被吕洞宾问得张口结舌。

在这个神话故事中,王母娘娘和吕洞宾都在试图说服对方,相当精彩。王母娘娘分别用确有其事的实例来说明吕洞宾是个酒色财气之徒;而吕洞宾也用事实来说明王母娘娘比他更过分。二人都争相使用事实做论据,只是吕洞宾所讲的事实更有力一些,最后使王母娘娘哑口无言了。可见,摆事实常常胜过讲道理,而摆的事实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在使用摆事实的方法说服别人时,也要注意事例的选择。

2.用数字更容易把理说透

我们生活在数字的世界里,我们每天所见、所闻与所思的一切,几乎没有不涉及数字的。数字是用来显示某种情况统计计算的结果的,因此,它们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极具说服力,容易把理说透。尤其是它有证据的效应,这是孤立的事件所不可比拟的。

一位主管认为公司里的人太懒。因为员工不立即接听电话,造成大量的时间损失。为了说服公司总部领导采纳他的一个方案,他说:

“在6个月中,每100个通话中,有7个显示,要超过一分钟的耽搁,接话人才拿起话筒。纽约人每天总共大约要打4000000个电话,在这方面,每天共有280000分钟的损失。在6个月中,纽约人耽搁的时间,差不多等于自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的所有营业时间。”

在这个例子中,这位主管把统计数字和我们熟悉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收到了加强印象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说服力。

但由于数字本身是一种符号,容易让人产生麻木或厌烦的感觉,所以使用时要明智而审慎。在使用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所使用的引述的准确性;

②它是否来自专家的专门知识领域?

③引述的对象是否为听众所熟知或尊敬?

④引述的资料是否肯定是第一手资料?

使用数字来说服别人的时候,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只提起数字、数量本身,是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它们必须辅以实例。倘若可能,还必须加上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讲述,或者设法为枯燥的数字注入生命。这即是说,要让数字所代表的事实,能成为一般人生活经验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人们对数字才感到亲切,也才能产生兴趣。举例来说,下面的第一种数字陈述方式若能改为第二种陈述方式,则其影响力将显著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