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七章 为自己做到物超所值:让自己不可或缺(1 / 3)

超前一步、预知事情的发展变化,你就能在工作中占得先机。这需要你想到同事面前,想领导之所想,为自己做物超所值的人,成为企业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正是有了“让自己物超所值”的工作意识,你才能积极主动工作,最终获得领导的赏识,事业由此更上一层楼。当你能够将本职工作干得超出领导的预期,同时还能做到一专多能,就是为自己打好这份工。

机遇总是属于超前一步工作的人

能够超前一步、预知未来的发展变化,你就能在工作中占得先机,这需要你想到同事面前,想到领导之所想,为自己成为物超所值的人,干出超出别人对你预期的成绩。

工作中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暗暗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进行大量的学习和积累,这样在机遇出现的时候你才有能力抓住它。想得到领导青睐,只有四个字:超前一步。机遇总是属于超前一步工作的人。

著名的职场培训专家谭小芳曾经说过:“成功者永远是那些站在最前面或者看到最远处的人,而失败者永远只会跟在后面,盯着成功者的脚跟,踏着成功者的鞋印。”

能够超前一步、预知未来的发展变化,你就能在工作中占得先机,这需要你想到同事面前,想到领导之所想,为自己做成为物超所值的人,干出超出别人对你预期的成绩。满足于现状、不去想明天,那么现状和未来都不会带给你更多的回报。

著名企业家、作家海岩,十岁时就辍学,之后当了兵。复原回到北京后,他在公安局找了份炊事员的工作。虽然只是一份平淡的工作,但是他踏实、勤奋,深受同事欢迎。后来,北京市公安局规定,大专以下学历的人须“另行”安排工作。领导照顾他,让他到一家机关自办的小饭店里去帮忙。那饭店的经理看他年轻又勤快,刚好手边又缺人,便向机关要求让他留下。

海岩知道自己的境遇是因为没有文凭,而现代社会文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他下定决心自学。他白天上班,每天晚上抄写生词,后来他发现自己写很有天赋,于是每天晚上抄写完生词以后,便开始了创作。尽管大夏天热得他汗流浃背,他却仍能坚持奋笔疾书,坚持进行文学创作。

就这样,凭着自己的努力海岩坚持写完了一部长篇。1985年,这部《便衣警察》正式出版,一下子成了畅销书。一时间海岩的名字红遍了全国。后来,他的每一部都成为畅销书,还被拍成了电视剧。

海岩既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经营者,还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兼职教授。在谈到过往的体验时,海岩说:“我觉得人生的长河中有许多偶然的浪花,你需要提前做足准备,超前一步行动,机会肯定就能碰到的。”

凭着勤奋和努力,超前一步,海岩从抄写生词到写长篇,一步步成长起来,最后成为知名的作家。工作中要想脱颖而出,你一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想别人想不到的,做别人做不到的。

在几十年前,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只是科学院计算机所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员,他当时主要是研究磁记录电路,最初的时候,他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虽然获了一些业内奖,但是没有用到实处。后来,研究室的研究成果终于得到了应用,这次实际应用使柳传志和研究室其他研究员们都非常开心,也就是从那时起,柳传志萌生了想要把研究超前一步——推广变成产品。

当时的北京中关村已经具备了开办计算机公司的条件,一些新兴的公司也正在崛起,在当时研究室计算所所长的提议下,柳传志第一个办起了公司,也就是现今的联想。从一个计算所的研究员,到一个公司的经营者;从一个IT技术人员到学习怎么推销产品,柳传志总是用超前一步的工作,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让自己物超所值

员工的身价不是由老板给的,而是由市场供需关系、行业薪资水平和自己的能力决定的。只有努力让自己物超所值,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让自己的职业价值保值和增值,职业前景才能变得明朗,才能为自己打好这份工。

王芳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中国500强企业的人事部,从事很初级的文员工作。每次部门领导交代完任务,王芳总是竭尽所能,超出预期地做到尽善尽美。工作闲暇之余,当别人都在抱怨工作琐碎无聊,王芳却悄悄地熟悉公司各部门的情况,研究新产品的特点,查询客户的信息。

有一次,营销部经理偶尔经过王芳的办公室,看到她正在研究公司的客户,出于好奇就提了几个有关营销方面的问题,王芳回答得颇有见解。营销部经理对她刮目相看,问王芳有没有兴趣到销售部试试。这句话正中王芳下怀,她几天后就提出了调岗申请。就这样,王芳来到了营销部,还是一如既往、超出预期地努力工作。半年后,她的几份内容详实的调查分析报告,赢得了所有同事的一致喝彩,也让营销部经理更为赞赏。后来,营销部经理高升以后,推荐王芳为营销部的新经理。

正是有了“让自己物超所值”的工作意识,王芳才能积极主动工作,最终获得领导的赏识,事业由此更上一层楼。工作中,当你能够将本职工作干得超出领导的预期,同时还能做到一专多能,无疑是为自己打好这份工。

员工的身价不是由老板给的,而是由市场供需关系、行业薪资水平和自己的能力决定的,假如你对公司没有任何突出的贡献,没有出众的能力,你就是一个价值寻常的人。只有努力让自己物超所值,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让自己的职业价值保值和增值,职业前景才能变得光明起来,才能为自己打好这份工。

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物超所值?什么样的员工才是领导心中不可或缺的呢?不管你所处何种岗位和职务,假如你能提供别人无法提供的服务,创造别人所不能创造的价值,在某一方面具有别人很难超越的水平,那么你是物超所值的员工,就会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在老板眼中,你的物超所值、你的超值的性价比,会让你的职业发展前景一片利好。

王敏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行政人员,刚开始加入公司时,她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工作既简单又轻松,偶尔为老板发发邮件,或者用电脑打印一些文件。工作了两年后,王敏晋升为行政人员,主要负责一些日常琐事。

升职后的王敏,工作范围明显变大,不仅要负责办公用品的采购、管理和发放,还要负责组织安排公司办公会议、人事档案管理、公司制度汇编和行政费用管理等多项工作。面对新的工作,王敏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完全适应,虽然多年的后勤工作,使其对一些杂事得心应手,但涉及电脑办公软件的一些应用,她显得能力不足。

Word 、Excel、PPT等办公软件王敏也学过,但其实学得并不精。在王敏的手下,有几个新入职的毕业生,令王敏诧异的是,他们个个精通电脑上的办公应用软件。开始时,王敏在Excel里面制作薪资报表,遇到不懂的就去询问手下的新员工,但久而久之,王敏感觉非常惭愧。有一次,王敏无意间听到手下员工的议论,说一个连电脑都不精通的人凭什么当她们的上级。

听到员工背地里的议论,王敏虽然难过,但她也理解,因为自己现在所担任的职位,显然能力不足。在激烈的工作竞争中,不努力就会被淘汰,要使自己物超所值,就要不断自我提升、自我增值。之后,王敏报名了电脑培训班,又买了几本相关书籍,在认真学习了一个月之后,王敏已经对各种办公软件应用自如。

通过这件事,王敏也深刻认识到,随着工作的不断变化,她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不断地让自己物超所值,为自己打好这份工。

一个人物超所值的员工,总是以充分的学习力为后盾,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打好每一份工、站好每一个岗位,不断提升自身的附加值。不要为眼下的资源丰富、经验资深、技术高超等而沾沾自喜,你所拥有的优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折旧。工作中,一味地吃以前的“老本”,只能令你的工作业绩和思维方式止步不前,而止步不前则意味着退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退步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淘汰。

“办这件事非我莫属”

在每个岗位上,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以及业务上钻研,你都有可能在整个公司范围内做到首屈一指。一旦你有了“办这件事非我莫属”的公信力,你在公司内自然就会重要无比,因为别人无法复制你的能力,你就是稀缺而不可替代的。

工作中,你总能在一两个方面有可能做到“非我莫属”的境界,成为公司中做这一类事情的“专员”。这种工作领域的专员,跟学术领域内的专家有所不同,是指在其所从事的领域内,具有独特的知识水准和专业能力的人才。

在每个岗位上,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以及业务上钻研,你都有可能在整个公司范围内做到首屈一指,成为专员。为自己做到物超所值,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有必要成为所在岗位的专业人员。一旦你有了“办这件事非我莫属”的公信力,你在公司内自然就会重要无比,因为别人无法复制你的能力,你就是稀缺而不可替代的。

徐海霞是北京一家外资企业中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员,同事们只知道她平常挺爱学习的,而且精通电脑。有一次,公司准备做一个竞标合同,甲方招标公司要求以PPT的形式将该项目的具体回报体现出来。在当时,办公室里没有几个人能够熟练掌握PPT,虽然普通的电脑操作很熟练。

这个时候,徐海霞主动地站了出来:“交给我来做吧,我做PPT很熟的,保证可以把这个任务做好!”单位的领导因为不了解,并不怎么相信她,但是时间紧迫,来不及去找外面专门的制作公司,只好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徐海霞。

徐海霞连夜制作PPT,最终在截至日期前将PPT合同制作好,并交到领导的手中。领导看后非常满意,很快将PPT合同送到了招标现场,让招标公司颇为赞赏。最终,公司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徐海霞也因为这一次的突出表现得到了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