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二十四回 制朝仪刘秉忠事敌 隐军情贾似道欺君(1 / 3)

《易经》reference_book_ids":[720839228653358595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看官莫笑我这一片是呆话,以为从来中外古今历史,总没有全国人死尽方才亡国的。不知不是这样讲,只要全国人都有志气,存了个必要如此方肯亡国的心,他那国就不能亡了。纵使果然是如此亡法,将来历史上叙起这些话来,还有多少光荣呢。看官,我并不是在这里说呆话,也不是要说激烈话,我是恼着我们中国人没有血性的太多,往往把自己祖国的江山甘心双手去奉与敌人,还要带了敌人去杀戮自己同国的人,非但绝无一点恻隐羞恶之心,而且还自以为荣耀!这种人的心肝,我实在不懂他是用甚么材料造成的,所以我要将这些人的事迹记些出来,也是借古鉴今的意思。看官们不嫌烦琐,容我一一叙来。

却说宋朝自从高宗南渡以来,偷安一隅,忘却徽、钦北狩之辱,还觍然面目,自信中兴,诛戮忠良,信任秦桧,所以南宋终于灭亡而不可救也。高宗之后,六传而至度宗。其时辽也亡了,金也灭了,夏也绝了,只剩下蒙古一国气焰方张,吞金灭夏,屡寇中华,既占尽了北方一带,又下了四川,困了襄阳,江淮一带,绝无宁日。

原来,蒙古的酋长姓奇渥温。自从宋宁宗开禧二年,他的甚么“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名叫“铁木真”的,称了帝号。看官,须知蒙古本是游牧之国。铁木真虽是称了帝号,那时他还不知道这个“帝”字是怎么样写法,所以他虽建了许多甚么九旗呀、八旗的,在那“鄂诺河”地方即皇帝位,群臣却还是叫他“成吉思”。这“成吉思”三个字,蒙古话就叫做“皇帝”的了。他的称帝,虽是看着中国的样,却连年号也不懂得建一个。后来慢慢的有那些全无心肝的中国人投降过去,在他那边做了官,食了俸,便以为受恩深重了,拿着“尽忠报国”四个字,不在中国施展,却施展到要吞灭中国的蒙古国去了,所以蒙古人也慢慢的吸入了许多中国文明。到了第四传,他的甚么“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名叫忽必烈的,才晓得建个年号。这一年,宋度宗咸淳七年,正是蒙古忽必烈的至元八年,方才去了蒙古两个字,改一个国号,叫做“元”。

他何以不知名从主人之义,舍去自己“蒙古”二字,改一个“元”字呢?只因他手下有一位光禄大夫、太保参预中书省事,姓刘名秉忠,表字仲晦的,这一位宝货,本来是大中华国瑞州人氏,却自从先世即投入西辽,做了西辽的大官,成了一家著名的官族。他的祖父却又投入了金朝,去做金朝的官。到了这位宝货才投降蒙古,又去做蒙古的官。这一天他忽地生了一个尽忠报国的心,特地上了一封章奏,说甚么“陛下欲图一统中原,必要行中原的政事。一切典章礼乐制度,皆当取法于中国之尧舜。中国自唐虞以来,历代都有朝代之号。今陛下神圣文武,所向无敌,将来一定要入主中原,不如先取定一个朝号。据中国《易经》乾元之义,乾乃君象。元,首也。故取朝号当取一个元字”云云。忽必烈览奏大喜,即刻降旨,定了这个元字。从此蒙古就叫做元了。

忽必烈【夹】以后省称元主。又特降一旨,叫刘秉忠索性定了一切制度。秉忠正要显他的才干学问,巴不得一声奉了旨意,定了好些礼乐、祭祀、舆服、仪卫、官制等条例。又定了许多“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银青荣禄大夫”“龙虎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奉国上将军”“昭勇大将军”等名目。元主一一准从,又降旨叫他起造宫殿。秉忠也乐得从事。于是大兴土木,即在燕京起造,也不知费了多少年月,耗了多少钱财,方才一一造成。各处题了名字。改燕京做中都,后来又改为大都。宫殿落成之后,元主就喜孜孜的叫钦象大夫拣了黄道吉日,登殿受贺。到了这日,自是另有一番气象。但是庭燎光中,御炉香里,百官济济跄跄好像是汉官威仪,却还带着好些腥膻骚臭牛奶酪酥的气味,雕梁画栋,螭陛龙,好像是唐宫汉阙,却还带着许多骑骆驼、支布幔、拔下解手刀割吃熟牛肉的神情。

闲话少提。却说元主登殿受贺之际,享尽了皇帝之福,觉得这个滋味很好,不由的越发动了他吞并的心。遂又降下旨意,一面差官去安抚四川、嘉定一带,一面差官去催襄阳一路,务须速速攻下,不许有违。又指拨了两路兵去攻掠江淮一带地方。众官奉旨,都是兴兴头头的分头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