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本体之貌(1 / 1)

现在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开始来叙述本体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事物,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了解到离开可感觉事物而单独存在的本体的概念。因为本体的原理和原理相似,现在让我们从这样的方式开始来探寻。所说的“怎么?”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问:“这个事物为什么会归属于另一个事物?这个文明人为什么会被叫作一个文明人?”按照我们上面的说法,就是询问,为什么这人是文明的,或者是一个非文明人而是另个样子的人。现在如果问一个事物为什么会变成“自身”,这很无聊,因为有了一个“怎么”,就可以揭示事物的存在和其事实,比如“月亮被吃了”,事实就是存在的。一个事物的事实就是它自己,如果要问“这人为什么会成为人”,“这个文明人为什么会成为文明人”,我们就只需回答一个简单的原因作为理由,如果非要解释一番的话,我们就说“因为这事物是不可以与本身分开的,它成为这个就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这个”。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上面的通例就是个很容易的方法。但是我们会问“人为什么是这样性质的动物?”很明白,我们问的不是“人为什么会是人?”我们问的是一个事物为什么能够变成一个事物的说明(所指的说明不能模糊,如果随便举例子,不能把一个事物的范畴说明白从而把问题问清楚,那就和没问一样)。比如“什么是打雷?”和“在云里面为什么会有响声?”就是一样的。这样的问题就是把一个事物作为另一个事物的说明。接着,为什么这样的事物(比如砖头)可以搭成房子?很明显,我们是在寻求原因。抽象地说,去问就是去探求它的怎是,有的事物比如一座房子或一张床,它们的怎是就是目的,有的就是原动者,原动者也是原因之一。在创生,灭坏,生成这样的事例上,我们探求的就是动因,而对于事物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就应该去探寻极因。

如果一个词不可以把另一个词解释明白,那么我们要问的对象就常常没有着落(比如我们问人是什么),因为我们在某个整体里面没有把某些要素明白地研究出来。我要先把我们的命意弄清楚,然后再去问问题,如果不这样,那么问问题也只是在有这个事物和没有这个事物的边缘进行探索罢了。因为我们一定是依据某些已经知道了的事物推断出这个事物存在,然后才去问问题,那么就会问出很清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这些材料可以做成房子”,因为这些材料已经拥有房子的怎是。“为什么这个个体或身体可依据这个形式从而变成人?”因此我们探求的是原因,就是形式(式因),物质就是因为形式才会变成某些明确的事物,这个就是事物的本体。现在我们就明白了,所有的单词都无法去问,也没法回答,面对这样的事物,我们就要换种方法去问。

由某些事物组合到一起的,这个整体就是一,那么就应该像是一个什么也不缺的音节,而不是像很多的字母,音节和字母是不一样的,βα不同于β与α,肌肉与火和土也都不一样(因为如果它们离散了,像肌肉和音节这样的整体就消失了,但是字母还是存在的,火和土也存在),那么音节就不单是一元音和辅音的两个字母,还变成了另一个事物,肌肉也不单是火和土,或冷或热,也变成另一个事物了。那么假设组合起来的另一个事物,本身就得是要素或者是由要素所组成的。(一)如果本身就是要素,一样的说法还是可以用的。肌肉就会作为另一个事物来与火和土来组合,然后这个说法就会无限地向下延伸,无穷无尽。(二)如果这个是个综合物,那么很显然它综合起来的肯定不是一个事物(如果是一个事物,那么就只是一个事物和本身来结合),这些我们在肌肉和音节的例子上又可以用一样的说法。但是“另一事物”应该是要和原来的事物不一样的,这就是原因不是要素了,就是原因让“这个”成为肌肉,“那个”就变为了音节,其他的例子也是这样。这些就是每个事物的本体,因为这是事物变为实是的根本原因。还有,虽然有的事物不是本体,有的本体是凭借它们的本性经过自然过程得来的,那么这些本体就贴近这样的性质,这也就不是一个要素,而成为了一个原理。一个要素是要被当作物质存在于已经实现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如果被区分,那就变成了诸要素,比如α与β是音节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