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陈列模式要符合购物心理(1 / 1)

①顾客的购物心理是什么样的?

②商品陈列如何和购物心理相联系?

③什么是顾客的冲动性购买行为?

④商品陈列如何利用好顾客无节制购物的心理?

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原本是想去超市购买一瓶酱油的,但是等回来的时候却发现不仅购买了酱油,而且还买了醋、调料、方便面、大米、花生油等一系列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购物的时候落入了店铺陈列模式的“陷阱”当中。因为酱油的旁边往往是醋,而醋的旁边往往是各种各样的调料,调料的边上就是米面粮油等,一路走过去,想买的买到了,不想买的也买了。这种陈列模式就非常符合顾客的购物心理,对于店铺来说,这自然就是获利。

这天王大爷跟往常一样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进了超市以后发现超市已经来了一个七十二变,里面的商品全部重新改变了陈列模式,自己经常逛的生鲜类食品区在逛了大半个超市、购物篮也多了不少原本不打算买的货品后,才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开始他以为自己进错门了,揉了揉眼再看,确实是要进的那家超市。

王大爷在路过饮料区时,突然想起自己的孩子特别喜欢喝可乐,于是就拿了两瓶,刚放进购物篮瞥见旁边是薯片货品陈列区,又想起孩子喊了好久想吃薯片,以前从没注意到也就没买,今天看见了就索性多买几包,免得孩子说自己扣门。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王大爷已经逛到了结账处,他不经意看了一眼自己的购物车,这一看吓了一跳,原本自己只打算买一些生鲜食品和生活用品,可现在购物车已经满了,里面除了买给孩子的,还有其他杂碎的东西,而且有些东西现在想想当初都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可现在已经快结账了,只能往家搬了。唉,都是这超市常常变摸样,结果把我兜里的钱也给“变”走了。

很明显,生活中像王大爷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几乎每一个进入超市的人都会犯这样的毛病,从这一点来看,店铺商品陈列威力不小。

那么在商品陈列的时候,如何才能符合顾客的购物心理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商品陈列要具备比较性

它指将相同商品,按不同规格和数量予以分类,然后陈列在一起。它的目的是促使顾客更多地购买商品。利用不同规格包装的商品之间的价格上的差异来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促使其看中廉价而作出购买决定。

(2) 主推商品要突出陈列

突出陈列即将商品超出通常的陈列线,面向通道突出陈列的方法。这种陈列方法利用其突兀感可以极大地吸引顾客,增加销售额。突出陈列有很多种做法,例如有的在中央陈列架上附加延伸架,据调查这可以增加180%的销售量;有的将商品直接摆放在紧靠货架的地上,但要注意高度适宜。

(3) 商品陈列要顾及顾客的水平视线

即同一货架上的同类不同品牌产品,相比较而言,与顾客的站立的水平视线最近的产品往往是卖的最快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在购物过程中,眼光所及处的商品才会一目了然、加深印象,如果没有特别的品牌观念,一般顾客是不会仰起头或弯下腰去找商品,总是在与目光平行的商品栏上作选择。

(4) 商品陈列不能一成不变

即当你的店铺商品陈列超过一月了,就可以适当改变一下陈列模式。顾客光顾你的店铺次数多了,自然对店铺商品陈列很熟悉,当有购物需要时,进店门后就直奔主题,这样就起不到捆绑销售的作用。若经常变换陈列模式,让顾客每次进店都有一种新奇感,在购物过程中还能附带销售其他的商品,这应该是店主最乐意见到的。

自我提升思考题

陈列模式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改变呢?

如何理解商品陈列的关联性?

如何利用好商品比较性而增加店铺销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