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目标一定是明确可操作的(1 / 1)

有位哲人告诉我们“目标引导着我们前进”,因为,在目标里面隐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积极能量。但是,要想把目标变成现实,单凭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应该注意,这个梦想是否符合个人的性格和追求,是否遵循了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如果违背了个人的心性和客观发展规律,那么,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目标容易带有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色彩,在目标的制定上容易产生偏差,抓不住重点,在奋斗中难免会出现无法挽回的失败和挫折。

有两个年轻人在杂志上看到了一个把清水变成汽油的广告。他们就大喜过望,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于是就马上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研究。两个人为了尽快地把清水变成石油,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一直待在实验室里。但是到了最后,却仍然是一无所获,其中一个人通过几天的研究和实验发现,把清水变成汽油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出现结果。于是就果断地放弃了,转身投入商海。而另外一个年轻人却认为,挫折和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是坚持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因此就没有听从朋友的劝告,继续他的实验研究。

几年之后,那位转行的年轻人已经变成了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而那位还在坚持研究的年轻人,却是胡子拉碴,衣不遮体,不仅一贫如洗,神志也有点不清醒了。

有很多人的脑海里抱着“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教条不放,觉得只要是坚持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敲开成功的大门。他们这样做,只会让自己在失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因为,选择了错误的目标,就等于“逆天而行”,那么,最终将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即使他付出百倍的努力,也是徒劳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遵循了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就能够取得成功呢?也不尽然,接下来还要看你选择的目标是否与你个人的性格特征特长爱好相适应。许多有着卓越成就的人士,他们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确定的目标也符合个人的特长,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发展的空间。

乔治毕业于德国一所著名的建筑工程学院。在毕业之后,他十分顺利地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在几年之后,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对那份工作感到恐惧和厌倦,工作起来毫无激情可言。后来他回忆说,做工程师需要一种严肃自律的精神,但是他却缺乏这种精神。与此相反的是,他的性格外向,富有亲和力,有非常喜欢四处走动,和陌生人打交道。极有规律的工程师工作让他感到十分乏味,既无法满足心灵上的要求,又提不起来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他对此感到十分的苦闷。后来,在一次经济大萧条之中,乔治被公司解雇,成为了一名失业人员。这一次,他就准备不再去寻找工程师的工作,而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于是,他向一家销售公司递交了简历,后来被正式录取,负责技术产品的销售工作。结果,由于销售工作比较利于他特长的发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就成为了一名很优秀的销售经理。

在生活中,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只会羡慕别人的成功,在行动上经常不假思索地去模仿别人,不懂得目标的可操作性,在他们的意识里只有“我想要的”却不知道静下心来去思考什么是“我能要的”,从而在目标的制定当上过于轻率和盲目,最终不仅不能成就大事,还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叫苦不迭。

我们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知识积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大的社会环境中会无法包容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么,在目标的选择上,我们应该立足于这样的一个现实,从客观环境出发,从自身特长出发,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再朝着这个目标不遗余力地努力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的目标才不会作为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存在,我们的奋斗和追求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