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二章 青年的指引者(1 / 3)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竟然有人相信是苏格拉底把青年带坏了。除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内容外,苏格拉底对于自己的激情和欲望能严格地把控好,并且他是个能经受得住各种艰难环境考验的人。此外,他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勤俭的,他能把微薄的收入安排得井井有条,给人以他十分富足的印象。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有这样高尚品格的人,怎么会去唆使青少年做出对神明不虔诚、生活奢侈浪费、无法自制、违法犯规的事情呢?事实上,苏格拉底还制止了很多犯罪事件的发生,并引导那些人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燃起了他们心中的希望,教导他们如果能以正确态度为人的话则能成为值得人们尊敬、崇拜的人。他从没有向外界宣称自己精于此道,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则说明他确实正走在这样的道路上。跟他一路前行的人们因此充满了希望,坚信自己如果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做,也可以达到他现在的高度。

他非常注重身体素质,却没有指责过那些不重视身体健康的人。如果吃了过多的食物,他不提倡去做过量的劳动,但可以考虑做适量的劳动来消耗掉摄入的过量食物,他认为这样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并且还能有益于心理健康。他对衣物鞋帽或者其他物质要求并不高,并不在乎外表的华丽高贵。并且对于那些与他交往的人们,他也是指引他们不要成为对于钱财有过多欲望的人,并且告诉他们在金钱或者其他欲望方面都要有所节制。他从来没有向听取他讲学的人收取任何报酬。他认为收取报酬的话,讲学的人就成为了金钱的奴隶,因为报酬的存在,讲学者就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必须为了这份报酬去做一些讨论或者研究。他也觉得以道德施教为名义去收取报酬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应该把收获朋友作为最大的利益、报酬。对于那些在接受了他们的帮助成为受人尊重的人但不感激他们的人感到

惋惜。

虽然苏格拉底没有明确地表示过这样的用意,但他一直坚信与他为伍并且同意他观点的人自然能结识到很多朋友。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具有这样品质的人会对青年起到败坏的作用?如此说来,莫非培养道德修养的过程是败坏的?这似乎有悖于常理。对苏格拉底进行指控的人向宙斯发誓,说他确实指引了那些与他为友的人藐视现行的律法,说他曾表示过用抓阄儿的方式来进行国家领导人的选举是件愚蠢的事情,没有谁同意用这样的方式来选出一个厨师、水手、艺术家或者其他任何行业的人来把控国家命运。做错了这些事情,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出现错误小很多。如此,他这类的言论激发了年轻人对于现行政府管理形式的不满,并让他们出现了用暴力解决的行为倾向。

可是我一直认为,有着正确的思维方式并且能为自己的同胞们争取更多的利益的青年们是不会用简单粗暴的暴力行为来解决事情的。因为他们具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并且知道仇恨、危险、暴力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用善意劝服的方式就能在不出现任何危险行为的情况下达到同样的目的。如果是被强迫的人,就会认为自身拥有的东西被抢夺了并且具有强烈的仇恨之意;但如果是被劝服的人,就会认为我们的劝说是正确的,并且对我们怀有感激之心。

所以,拥有正确理智修养的人是不会考虑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有着野蛮行径的人明显是缺乏理智修养的。另外,还需要提到的是,若要使用暴力,一个人是无法成气候的,必然会存在一个团伙。但如果能凭借语言进行说服的人则不需要这样的形式,因为哪怕只有他一个人存在,他也具备强大的说服力,同样,这样的人是不需要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他既然用一张嘴就能使他人顺从,为什么还需要用过激的行为来解决矛盾呢?指控者指出了苏格拉底“教育”了克里提阿斯和阿尔克比阿底斯,在那之后,两个人做出了让国家蒙受损失的事实。克里提阿斯在雅典建立了寡头政权,并且实行恐怖政策;阿尔克比阿底斯则用放纵、傲慢、强横来形容他的政治管理手段。

我不需要为这两个人对国家所做出的破坏而辩解,但我需要描述下他们与苏格拉底是怎样走近的。从始至终,他们在雅典人心目中都是有着强大的野心的人,对于事物也有着强烈的控制欲,希望所有事情都在他们的操控下进行,这样他们就能成为所有人中最具有身份地位的人。但是他们很清楚地认识到苏格拉底对于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并且对于所有事物都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他能自由自在地把他的论证观点向所有愿意与他交谈的人表达。

像他们这样的人谁都不能清楚地了解他们与苏格拉底交好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或许从一开始就是抱着并不单纯的目的来亲近苏格拉底的。他们的目的或许只是想要体验苏格拉底那样的节制,而不是要像他那样一直过这样的日子,他们通过这样的体验想让自己成为精于言谈的人,因此,我们并无法得知他们的真实目的。我的体会是,如果神明让他们一生都像苏格拉底这样度日的话,他们宁愿选择死亡。一旦他们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了周遭的同伴的时候,他们就马上撇开了苏格拉底,开始从事政治生活,这也是他们与他结交的目的。

可能不少人认为,不管是谁在教授自己的门人政治或者其他学识之前应该先教会他们自知,对此我暂时不做任何评判。据我所知,所有的教导者都是以自身的言行来作为学生们的学习榜样的,并且不断地激励他们。我所知道的苏格拉底是以自身的人品素质、道德标准去感化他身边的这些人的,他还为此发表了可圈可点的演讲。我也了解这些人在与苏格拉底相交的时段里都能很好地克制自己。他们深信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朝着受人尊敬的方向发展。

会有不少热爱学术的人认为一个人一旦成为了公正的一分子,那么是不可能背叛公正的;或者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会保持这种谨慎;人类在接受了教育,对知识进行了学习之后会摆脱无知的困境。但是我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有异议,我认为要对任何事情身体力行,需要保持身体的锻炼,并且如果让心灵能经受住任何困境的考验也要让心灵保持锻炼。如果不保持,那么是无法控制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控制自己不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的。所以尽管孩子自身的品格是善良纯洁的,家长还是不会允许他们和恶人相交,他们坚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曾有诗人提出过这样的理论:与好人相交,会让你学到或者做到好的事情;与恶人相交,则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还有位诗人说过,即便是一个好人,在不同的时刻也会展现出不同的一面。

我也认同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就同人们记忆各类诗文需要经过反复地诵读一样,不注重训言的人很容易遗忘。如果一个人心中已无训诫时,他就不会记得曾追逐道德时心灵的那份感受。一旦他已经无此意念,那么他自然就会出现无法自制的情况。曾经看到过那些沉迷于酒精和感情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的各类日常行为的自制力已大不如从前;有些人在坠入爱河之前,个人是非常节俭的,但是当他们陷入爱情之后就发生了转变,当他们已消耗完了自己的积累时,可能会做一些以前他们认为并不光彩的事情,而在这之前,他们是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这种行为的。所以,一个人可以拥有自制的能力,但是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丧失这样的能力;此时也许能够正义,但是未来也有可能做出不正义的行为,这些都是存在可能性的。我认为任何无上纯洁的事物都是需要时常锻炼才能保持的,自制力也是如此。欲望会经常刺激人的神经,诱惑人放弃自制的底线,去满足那些欲望所需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