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能容人,才能服人(1 / 1)

美国某公司的一位高级主管由于一时大意给公司造成了高达6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为此,他内心感到十分紧张害怕,担心自己会因此被公司辞退并惹上官司,第二天,公司董事长把这位主管叫到了办公室,通知他被调任到其他同等重要的新职位上。

对于董事长的这个安排,这位主管感到十分意外,于是忍不住地问:“我犯了这么大的错误,您为什么不把我开除或者是降职呢?”董事长听完以后,笑了笑说:“如果我那样做,岂不是在你身上白花了那600万美元的学费吗?!”这句出人意料的话,让这位主管产生了巨大的动力,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为公司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后来,这位主管果然用自己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为该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利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下属犯下的错误,管理者是坦然面对、一笑了之,还是大发脾气、将他炒鱿鱼,是区分一个管理者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时候,前者都能给下属一个改正自身错误的机会,让下属知道自己究竟错在什么地方了,以便以后引以为戒。

宋太宗时期,有一位名叫孔守正的人因对朝廷立有大功,因而被封为殿前都虞侯。一天,他和同为武将的王荣一起在北陪园侍奉宋太宗酒宴。由于二人都是性格豪爽之人,在酒宴上你一杯我一杯,大声谈论着彼此战场上的英雄事迹。

没过多久,孔守正就喝得醉醺醺的了,于是就和王荣在宋太宗面前争论起各自的功劳大小。两个人越吵越生气,越吵越大声,甚至毫不顾忌在场的宋太宗,完全忘记了作为臣子的礼节和本分。这种情况下,侍臣就奏请太宗将二人抓起来送到吏部治罪。太宗没有同意,只是下令将二人送回府去。第二天,二人酒醒了以后,回想到自己在太宗面前的失礼,惊慌不已,便赶忙前往大殿向宋太宗请罪,宋太宗笑着说:“朕昨天也喝醉了,完全想不起来还有这些事情了。”二人顿时感激万分,发誓以后会更加努力地为朝廷效力。文武百官听闻此事以后,也纷纷佩服并感念宋太宗的宽容之心。

很显然,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宋太宗在面对两个臣子酒醉之后在自己面前争功的事情,心里肯定会不高兴,但是当二人酒醒以后跑来请罪时又假意说自己也喝醉了。宋太宗的这个做法就很高明,不仅保住了朝廷的体面,同时也让二人得到了警醒,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好一个明君实非易事,要想成功地驾驭文武百官,没有过人的度量是无法控制整个局面,获得成功的。同样的道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胸怀,才能担当起权衡整个大局的责任。

一个企业的领导如果能做到容人容事,那么对于被“包容”的人来说,就会产生出一种被尊重感,也容易激发出“不干出一番成绩就难以报答”的想法。

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全面、客观地去看待一个人,宽容下属的缺点,善于发挥下属的优点,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努力。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管它们的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管它们的大小形态,所以高山无限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滴水滴,不管是否清浊,所以大海一望无际。这些就是对“包容”一词最有力、最好的解释。包容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精神,需要一定的底蕴。如果说管理者的工作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容人容事的雅量就是打开这扇艺术大门的万能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