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如何做培训效果评估?(1 / 2)

培训效果评估是为了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培训评估反馈系统,通过培训效果评估,既可以了解培训产生的效益,又可以为未来的培训打好基础,以利于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

广义的培训评估,是指对培训项目、培训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可分为培训前评估,培训中评估和培训后评估。培训前评估是在培训前对受训者的知识、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考察,作为培训者编排培训计划的根据;培训前评估能够保证培训项目组织合理、运行顺利,保证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培训中评估是指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估;培训中评估能够控制培训实施的有效程度。培训后评估是对培训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价,是培训评估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目的在于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明确培训项目选择的优劣,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后期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制定与实施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培训效果评估对于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十分重要。通过培训效果评估,既可以了解培训产生的效益,又可以为未来的培训打好基础,以利于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

一、培训效果评估的四个层次

美国著名学者D、L、柯克帕特里克教授(D、L、Kirkpatrick)提出的四层次框架体系就是其中一种(见下表)。

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价标准框架

1.反应层次

这是培训效果测定的最低层次。主要是测定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反应。如果受训者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不会认真学习,培训效果也不会好。

测定主要利用问卷来进行,可以问以下一些问题:

受训者是否喜欢这次培训?

是否认为培训师很出色?

是否认为这次培训对自己很有帮助?

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

2.学习层次

这是培训效果测定的第二层次。即测定受训者对所学的内容掌握的程度。

可以运用书面测试、操作测试、等级情景模拟等方法来测定。

主要测定受训者与受训前相比,受训后是否掌握了较多的知识,较多的技能,是否改善了态度。

3.行为层次

这是培训效果测定的第三层次,即测定受训者在参训后,与工作相关的行为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果受训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工作中,提出更多的合理化建议,改进了工作方法,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就说明培训是有效的。

这种测定可以通过上级、同事、下级,客户等相关人员对受训者的业绩评估来进行。主要测定这样一些内容:

受训者在受训后行为是否有改善?

是否运用了培训中的知识、技能?

是否在交往中态度更正确了?

4.结果层次

这是培训效果测定的最高层次,即有多少与成本有关的行为后果,通过评价企业业绩提高程度,评测培训的影响力。可以通过事故率、产品合格率、产量、销售量、成本、利润、高职率、迟到率等等指标进行测定。

主要测定内容是个体、群体、组织在受训后是否有改善,这是最重要的一种测定层次。

二、培训效果的分级

培训效果的评估分为5级,即一级主要考察学员对于课堂效果的主观反馈,二级主要考察学员知识的获取,三级考察是否有学以致用的行为,四级考察是否产生绩效,五级考察投资回报率。虽然关于培训效果评估的实践和理论都有诸多探索,但现实中培训效果的评估尤其是高层级的效果评估仍是公认的难题,尤其是对于非生产技能性的高级效果评估,评估本身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也成为进行更复杂的评估的一个障碍。无论企业进行何种层级的评估,必须在流程中明确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