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在面试中如何提问?(1 / 1)

在面试中,要学会选问题。面试提问和追问,目的是为了择优劣汰,既高效又准确的面试方式是:知全面,抓关键。

面试,是最常用的人才选拔方法,看上去,问个问题并不难,但是怎么就通过问题将人选拔出来,是很多面试官一直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淘汰,二是择优。淘汰,可以凭一个标准就可以作判断;择优,则需要全面衡量。

面试任何一个人,即便是大学生,也有着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可是面试选拔的时候往往只有十五分钟,这么短的时间进行面试,真的可以把人问出来吗?这是面试官们普遍担忧的问题,一作面试,就会发现“问”和问出效果可不是一回事,问了半天,自己并不清楚问了什么,也不能判断他们的回答说明了什么,几十分钟的面试过程就好像“相面”的过程,“凭直觉”、“拍脑门”的决策方式成了大多数面试官的面试法宝。

在面试中,要学会选问题。当我们确定了企业需求的“主旋律”,搞清楚各个用人标准,就需要做出选择,选出关键标准,问出关键事件,评判关键特质。面试提问和追问,目的是为了择优劣汰,既高效又准确的面试方式是:知全面,抓关键。面试的时间常常只有15~30分钟,用关键问题快速汰劣,再用全面问题择优,这样,不论淘汰和择优都是心中有数。

为了使我们的招聘面试更科学、更客观、从而更可靠,我们根据世界许多优秀企业的招聘面试经验,针对一般性问题的考察,设计了一些面试提问。

面试所提问题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测试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一类是测试应聘者的专业素质。所谓“随意性很大”一般表现在进行综合素质测试阶段。因为测试的是综合素质,很多面试人员认为可以海阔天空地聊,最后给出了一个综合评价即可。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至少可以说是不科学的。

虽然需要测试的素质和能力很多,但在具体提问时,通过几个典型的问题即可概括。比如测试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性时,让应聘者做一个自我介绍或者讲述一下自己的主要工作业绩,通过表达的清晰性、流畅性,可以看出应聘者是否善于表达概括,表达是否有逻辑性。比如提问“你在以往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样可以考察应聘者的逻辑性。

在考察组织协调能力时,可以询问一些他以前组织过的活动。比如“你在单位(学校)经常组织活动吗?请具体描述你是怎样组织一次活动的,你在其中的职责是什么”,“在你主管的部门中,你是如何给每个人分派工作的,怎样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等。

在测试责任心时可以询问“你是否愿意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假如分配给你的一项任务眼看期限已到,难以完成,你怎么办”等。另外可以让应聘者进行自我评价,以测评他的自我认识能力。比如“请对你的优点和缺点做一个评价”、“请对你的个性特征做一个评价”等。

在面试提问过程中,还要注意应聘者的回答是否准确和真实。有些应聘者会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的优点,忽略自己的缺点。如果面试人员对应聘者所讲的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则需要让应聘者举一些例子来证明他所讲内容的真实性。另外还可以从“为什么做、怎么做的、结果如何”这个逻辑链中去分析应聘者讲述内容的真实性,要留意应聘者所讲的内容前后是否一致。

另外,在面试提问中要注意应聘者的动机问题,首先是公司运作方式、价值观与个人愿望的吻合程度,其次是工作职责与个人愿望的吻合程度,再次是工作地点和个人愿望的吻合程度。如果这三项中有一项的吻合程度较差,则应聘者在公司的适合程度就会下降,面试人员要考虑应聘者是否能够通过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