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二节 50年不变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1 / 1)

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这不是某几个人的主观臆想,而是从内地和香港的实际出发,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更不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中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认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1984年10月会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说过:“我们的政策不会变,谁也变不了。因为这些政策见效、对头,人民都拥护。既然是人民拥护,谁要变人民就会反对。《联合声明》确定的内容肯定是不会变的。我们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即使在过去的动乱年代,在国际上说话也是算数的。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不是我们这一代才有的。这也体现了我们古老大国的风度,泱泱大国嘛。作为一个大国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遵循的准则。我们在协议中说50年不变,就是50年不变。我们这一代人不会变,下一代人也不会变。到了50年以后,大陆发展起来了,那时还会小里小气地处理这些问题吗?所以不要担心变,变不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2—73页)

中国政府多次庄严重申要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解决香港问题,要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这一方面照顾到了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另一方面也是同中国的长远发展战略相一致的。

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对于内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在内地吸引外资的过程中,香港对内地的投资一直排在前列。1979—1994年底,香港在内地投资项目共达11.4万多个,实际投入金额达475.6亿美元,占内地全部海外投资的60%。香港与内地的双边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100多亿港元上升到1994年的8550亿港元。内地的外汇收入中有约40%是通过香港获得的。香港不仅扮演重要贸易伙伴的角色,而且还对内地经济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积极作用。对于内地来说,香港是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的桥梁和主要通道。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必将为内地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香港已进入了回归祖国的最后的过渡期。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将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1)政治生活。

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居民在政治生活方面不仅可以保持原来的自由,而且政治权利有了实质性的保障。英国殖民者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使在港华人主权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淡漠。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人便是堂堂正正的中国公民,他们将真正拥有政治决策、经济决策的权利,拥有主人翁意识。“港人治港”,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由此可见,香港回归以后,港人在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而且随着主权的回归将会有更大的进步。

(2)经济生活。

香港回归以后,香港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不会改变。其独特的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香港经济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与起飞而更加繁荣,更有保障。

香港要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在保护私有财产上,《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人和法人财产的取得、使用、处置和继承的权利”,“企业所有权和外来投资均受法律保护”。香港是私营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在香港回归以后,也不会因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改变。

在未来的特别行政区,港元仍将是法定货币,仍保留自由兑换。香港回归以后,香港所有资本都可以在不受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公开、公平地竞争。

香港历史上一直是低税制的自由港,除了香烟、酒类和汽油之外,香港不收任何关税。虽然世界上有不少所谓的自由港,但香港的关税政策是独一无二的。《基本法》规定,特别行政区“参照原来在香港实行的低税政策,自行立法规定税种、税率、税收宽免和其他税务事项”。香港作为单独的关税区,可以获得别国贸易关税的优惠条件。随着香港主权的回归,香港资本主义经济将会焕发新的活力。

(3)文化生活。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后,香港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50年不变。

按照《基本法》的规定,香港在回归以后仍可保持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政策。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可以自行制定有关教育的发展和改进的政策。各类院校在选用教材、职员等方面均可保留自主性。例如,香港回归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以自行制定科技、文化政策。特别行政区政府不限制宗教信仰自由,不限制与《基本法》没有抵触的宗教活动,同时对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也规定可以自行制定发展、改进的政策。中国政府充分尊重香港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