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参考文献(1 / 3)

一、中文  1.〔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张晓华等译:《资本的年代(1848—1875)》,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出版社2000年版。

4.〔美〕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一国家与暴力》,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加〕卜正民、施恩德编,陈城等译:《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身份认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9.蔡拓等著:《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社2002年版。

11.房宁、王炳权著:《论民族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2.〔美〕福兰西斯,福山著、该书翻译组译:《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3.〔日〕富森睿儿著,吴晓新、王达祥、高作民、陈昭宜译:《战后日本守党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14.〔日〕高桥哲哉著、黄东兰译:《靖国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5.高增杰主编:《日本的社会思潮与国民情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何新著:《论政治国家主义》,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17.纪廷许:《现代日本社会与社会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日〕吉野耕作著、刘克申译:《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学——现代日本我认同意识的走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9.〔澳〕加文·麦考马克著,于占杰、许春山译:《附庸国:美国怀抱中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0.蒋立峰主编:《当代日本社会思潮》,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21.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2.〔日〕历史研究委员会编、东英译:《大东亚战争的总结》,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23.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4.〔日〕铃木贞美著、魏大海译:《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武汉大学出社2008年版。

25.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著,刘北成、赵国新译:《西方现代思想史》,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27.〔美〕米尔顿·埃兹拉蒂著、沈建译:《变——日本变局将如何改变世均势》,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28.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版社1995年版。

29.〔日〕若宫启文著、吴寄南译:《和解与民族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3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31.〔日〕三浦展著,陆求实、戴铮译:《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

32.〔日〕升味准之辅著、董果良译:《日本政治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3.〔日〕松本三之介著、李冬君译:《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34.孙歌:《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江西教育出版社200年版。

35.孙政:《战后日本新国家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印〕泰戈尔著、谭仁侠译:《民族主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7.〔英〕提莫·邓恩、密切尔·考克斯、肯·布斯著,周丕启译:《八十年机:1919—1999年的国际关系》,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38.〔日〕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生活·读书·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39.王联主编:《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1.韦民:《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东盟研究新视角》,北京大学版社2005年版。

42.武心波:《“一元”与“二元”的历史变奏对日本“国家主义”的再认识》,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43.徐静波、胡令远编:《战后日本的主要社会思潮与中日关系》(论文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5.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6.赵京华:《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47.赵可金:《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48.〔日〕小森阳一著、陈多友译:《日本近代国语批判》,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9.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义(1868—189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0.〔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出版社2000年版。

51.殷燕军:《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2.〔美〕约翰·W。道尔著、胡博译:《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53.〔英〕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54.〔美〕约翰·内森著、周小进译:《无约束的日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编:《全球化下的中国与日本》(《东瀛求索》200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6.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编:《中国与日本的他者认识》(《东瀛求索》200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7.〔日〕中曾根康弘、佐藤诚三郎、村上泰亮、西部迈著,吴寄南等译:《战以后》,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58.〔日〕中曾根康弘著、王晓梅译:《政治与人生——中曾根康弘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59.〔日〕子安宣邦著、董炳月译:《国家与祭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2007年版。

60.〔日〕佐藤俊树著、王奕红译:《不平等的日本——告别“全民中产”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二、中文期刊论文

1.陈建樾:《民族主义在当代的主要表现与发展趋势》,《世界民族》1996第2期。

2.陈景彦:《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日本学论坛》2000年第4期。

3.陈林:《论民族主义对20世纪历史的重构》,《欧洲》1995年第5期。

4.崔世广:《日本社会思潮变化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0期。

5.丁惠章:《日本新国家主义与福泽谕吉国家观之比较》,《长白学刊》199年第2期。

6.杜伟:《日本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第6期。

7.高洪:《日本民族主义政治家言行的哲学透视》,《日本学刊》,2002年第6期。

8.郝时远:《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9.胡令远:《文明论、社会思潮与中日关系——以福泽、梅棹文明论为中心》,《日本学刊》2003年第6期。

10.贾丹:《冷战后日本新保守势力的崛起及日本政治的发展趋势》,《东北研究》2003年第4期。

11.〔日〕加藤周一:《寻找新的空间》,《读书》2005年第6期。

12.纪廷许:《社会思潮界说与日本的社会思潮》,《日本学刊》1999年第3期。

13.纪廷许:《战后日本社会思潮研究综述》,《日本研究》2000年第2期。

14.纪廷许:《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大众意识浅析》,《日本学刊》2003年第3期。

15.李秀石:《日本政治危机因素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16.林晓光:《日本右翼思潮与右翼团体史考》,《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1期。

17.刘华英、吴建华、徐惜:《论战后日本和平民主主义思潮的变迁一兼其对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8.刘洪丰:《日本历史教科书修订与国家主义思潮研究新进展》,《江西社科学》2003年第2期。

19.刘靖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问题初探》,《现代国际关系》200年第8期。

20.牟成文:《近代日本民族思维中的发散性特征》,《世界民族》2000年第3期。

21.牟成文:《近年日本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探析》,《世界民族》2004年第2期。

22.庞中英:《民族主义与国家关系》,《欧洲》1996年第1期。

23.盛邦和:《中日国粹主义试论》,《日本学刊》2003年第4期。

24.宋德星、阎德学:《论冷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三大表现形态及其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第3期。

25.孙政:《论日本新国家主义的演进》,《现代日本》2003年第2期。

26.孙政:《试析天皇在战后日本政治社会化中的地位和意义》,《日本研究》2003年第3期。

27.田培良:《民族主义:中国与日本》,《东北亚研究》2002年第2期。

28.王凤贤:《战后日本政治的民族主义化》,《当代世界》2003年第9期。

29.王缉思:《民族和民族主义》,《欧洲》1993年第5期。

30.王少普:《近期日本社会阶层、社会思潮与政坛变化》,《复旦学报(社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1.王希亮:《论80年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史观的泛滥同新保守主义的关联》,《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3期。

32.王希亮:《论战后初期日本右翼势力的复活及其主要特征》,《日本学刊》2003年第2期。

33.王小东:《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3期。

34.王新生:《如何认识日本新民族主义》,《前线》2001年第8期。

35.〔日〕小森阳一:《“沉默的螺旋”——当今日本新闻媒体的质变》,《览群书》2006年第1期。

36.熊孝梅、谢恩芝:《浅析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对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37.徐文付:《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解读现代民族主义浪潮》,《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9期。

38.徐勇:《论日本的新军国主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5年第2期。

39.闫晓荣:《日本“新民族主义”剖析》,《阴山学刊》2003年第1期。

40.杨爱琴:《浅析日本新民族主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41.杨伯江:《当前日本社会思潮与“新民族主义”》,《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5期。

42.杨夏鸣:《论日本右翼思潮的意识形态根源》,《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43.杨夏鸣:《日本新民族主义及其兴起的原因与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坛》2004年第2期。

44.于铁军:《国际政治理论与中日历史问题》,《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3期。

45.张广宇:《日本国民意识的整体保守化:“石原现象”的背后》,《延安学学报(社科)》2001年第1期。

46.张海鹏:《试论当代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兼评<中日接近和“交革命”>发表引起的“外交新思考”问题》,《抗日战争研究》2004第1期。

47.张建华、李凤飞:《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的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1期。

48.张望:《日本是否正在重走军国主义老路?《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49.张跃斌:《试论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3期。

50.张志坤:《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评析》,《日本研究》,2003年第1期。

51.〔日〕子安宣邦:《两个六十年与日中关系》,《读书》2005年第10期。

52.周敏凯:《世纪之交日本社会右倾现象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53.周伟嘉:《海洋日本论的政治化思潮及其评析》,《日本学刊》2001年第2期。54.朱艳圣:《冷战以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日本政治的发展趋势》,《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5期。

三、日文  1.阿部潔:『彷徨えるナシヨナリブム』,世界思想社,2001年。

2.安倍晋三:『美国しい国へ』,文芸春秋,2006年。

3.アンドルー·ゴードン:『歴史としての戦後日本』(上、下),みすず為書房,2001年。

4.安丸良夫:『近代天皇像の形成』,岩波書店,2007年。

5.奥井智之:『日本問題:「奇跡」かう「脅威」へ』,中央公論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