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Part 21 娇生惯养的孩子(2 / 3)

“有一个孩子,一开始只能在短时间内持续对一件东西感兴趣,但是有一次,他对一个叫‘长度’的东西产生了兴趣,这件东西在他摆弄过的所有东西中算得上是最复杂的一件。之后,他不再出现那种紊乱的状态了。整整一个星期内,他都在摆弄这个东西,并学会了数数和进行简单的加法。之后,他又开始玩一些稍微简单的东西,并开始对这个教育体系里的所有东西都产生了兴趣。”

“孩子一旦能够发现某种让自己产生兴趣的东西,就会从那种不稳定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并学会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G小姐做了一个描述:“有一对姐妹,姐姐5岁,妹妹3岁,妹妹没有自己的个性,什么都希望和姐姐一样,不仅是做事上,就连用的东西也要和姐姐一样,只要姐姐有,她也要有。如果姐姐有一支蓝色的铅笔而妹妹没有,妹妹就会生气,直到她也有一支和姐姐一样的铅笔为止。如果姐姐吃的是黄油面包,妹妹就会也要求吃黄油面包,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肯吃。还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在学校,妹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她唯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在姐姐的身后,姐姐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姐姐做什么,她就模仿着做什么。直到有一天,妹妹突然对一些红色的立方体产生了兴趣,并用这些立方体搭了一个城堡。她不断地重复着这项工作,完全不记得要跟着姐姐做事情。她的姐姐感到好奇,便问她为什么在自己填圆圈的时候搭城堡。从这天开始,妹妹有了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的个性开始了发展,再也不是姐姐的翻版了。”

D小姐向我讲了一个4岁小女孩的故事。这个女孩每次端起水杯时都会把里面的水洒出来,不管是一杯水还是半杯水,她都没有办法不把水弄洒。于是,她努力地一次又一次地练习着这件事情。可是有一次,她完成了一项她很感兴趣的练习,从这以后,她便能够轻而易举地把杯子端起来,而不把水弄洒了,并且能够同时拿起好几杯水。有时,她还能够把水送给正在画水彩画的同学,而不洒出一滴水。

有一位美国老师给我们讲的故事更加有趣。在她的学校里有一个不会讲话的小女孩,她只能发出一些模糊的声音,这让她的爸爸妈妈感到十分着急。她的爸爸妈妈甚至以为她在智力方面出了什么问题而带她去医院检查。有一天,她突然对固体的镶嵌物产生了兴趣,于是便把那些木制的圆柱从插着的孔里拉出来,然后又把它们放了回去。这件事花了她很多时间,也费了她很大力气,但是她明显感到很高兴,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件事。最后,她兴高采烈地跑到老师面前对老师说:“快来看。”她竟然能够说话了。

D小姐在后来给我们的来信中描述了这样的情形:“这个班在圣诞节过后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感觉我并没有做什么,而这些孩子就自己建立起了秩序。他们再也不会漫无目的地疯闹或奔跑,而是能够完全投入地进行自己的工作。他们能够主动地把柜子中的物品拿出来,虽然他们以前是那么讨厌这些东西。在班里,一种工作的氛围已经形成了,孩子们不再凭着一时的冲动去抢夺别人手里的东西,他们会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然后对自己进行内在的训练。他们会在做一些艰难任务的时候高度集中精神,并从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愉快。这些努力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性格,并使他们成为了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