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Part 13 行动的节奏(1 / 1)

如果我们不能对孩子想要使用双手的想法表示理解,不能将这看成是孩子工作本能的表现,那么我们就会在生活中做出许多阻碍孩子发展的事情。我们不能把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全部归咎于成年人具有自我保护的心理,还有其他原因对这一现象起作用,例如成年人对行为的外在结果特别重视,在选择使用哪一种方法时,只会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成年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喜欢遵循着自然法则中的“最大效益法则”。对待同一件事,成年人会采用最直接的手段,并希望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这件事情,而孩子则不同,孩子经常会用很长的时间做一件事却不见得能取得显著的成果。这时,成年人就会觉得不耐烦,并忍不住出手替孩子做完本该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

成年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孩子愿意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研究那些琐碎无用的东西上。一个孩子会在看到桌布斜了的时候开始动脑筋思考,“这个东西正确的铺法是怎样的?”并会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之中。他会用手拉扯桌布,尽力地使桌布变得规矩。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成年人此时应该做的就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而不是出手干涉或制止。

成年人会在看到孩子拿起梳子想要梳头时对孩子加以制止和训斥。其实我们看到孩子这样做应该感到开心,因为这说明他们正在努力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可是我们却只想着,我们可以快速地给孩子梳好头发,所以他们不需要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我们不满意孩子自己梳的发型,于是我们从他们手中抢过梳子,命令他们乖乖坐好,然后为他们梳头。孩子原本想要尝试自己梳头的快乐心情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他们没有办法反抗,因为成年人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一群有力的巨人,和这些巨人争辩的结果只有失败。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孩子想要自己穿衣服或系鞋带的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想法进行阻挠,因为我们认为孩子是无能的,他们什么都做不好,并且他们工作的节奏与我们完全不同。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行动的节奏,这是不能够被随意改变的。我们会在发现别人拥有和我们相似的行动节奏时感到高兴,也会在不得以去适应别人的节奏时感到痛苦。比如,我们会在和一个局部瘫痪的人一起走路时感到痛苦,因为他行走的节奏和我们相差太大;当一个患有中风病的人颤抖着端起杯子喝水时,我们也会感觉到痛苦,因为我们能够行动自如,而他却只能缓慢地移动。如果我们有机会帮助这些人,我们一定会在帮助他们时用自己的节奏代替他们的节奏,这样我们心中的不适才能得到缓解。

和上面的情景相似,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也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当孩子以缓慢、自然的节奏不慌不忙地进行活动时,我们感到烦躁,并想要摆脱这种烦躁。于是,我们会在无意识之中对孩子的节奏进行干扰、破坏,用我们的节奏代替他们的节奏。

当孩子因为活泼好动而造成无序和混乱时,成年人反而能够耐心地“袖手旁观”,这是因为成年人很容易接受敏感和活动迅速的节奏。我们能够从孩子混乱无序的行为中看出他们想要做什么,却很难从一个静止的,或行动缓慢的孩子身上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和意图。所以我们一看到孩子在缓慢地进行活动,就会忍不住上前干预,以便他们能够快一些完成手头上的事。我们以为这样是在帮助孩子,却不知我们的行为反而是在阻碍孩子的自然发展,并会使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压抑。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可是我们却不让他们这样做,于是孩子就会出现“任性”的表现,声嘶力竭地大哭大闹,拒绝家长给自己洗澡、穿衣服或梳头。孩子想用这种冲突来向家长表明他们想靠自己的努力成长。

在日本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一个孩子去世了,他的爸爸妈妈等人会在他的墓前堆放一些小石块或类似的东西,以作为对死去的孩子的祭奠。家长们在孩子墓前堆放石块的原因是希望孩子能够用这些石块重新搭起他曾经玩过的玩具城堡。如果城堡被恶魔破坏掉,孩子就会深感痛苦。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到这种潜意识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它甚至已经延伸到了人死后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