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Part 12 手和孩子成长发育的关系(1 / 3)

心理学家认为,能够证明孩子正常发育的指标有三项,其中有两项是关于运动的,分别是“孩子是如何学会走路”和“孩子是如何学会说话”。在对孩子发育的研究中,这两项活动的功能就像占星师用的占星图,我们能够从这两项活动中预测出孩子的未来。走路和说话是非常复杂的运动,孩子能够进行这两项运动,就说明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表达能力已经开始发展,并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果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那么能够说话就是人类独有的特征,因为行走是所有动物都具有的特征。

人们在区别动物和植物时,将“是否能够在空间里到处运动”作为区别的标准之一,能够运动的是动物,不能够运动的是植物。生物在进行这种运动时需要运动肢体,于是,行走的方式就成了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虽然人类能够自由地行走,想去任何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甚至能够周游整个世界,但我们并不能根据这一特征判断出人类具有智力。

舌头用于说话,手用于工作,人体这两个部位的运动是与人类智力密切相关的两种身体运动。我们可以根据削磨过的石块推断出,人类从史前期就开始存在了。史前期的人类懂得对石头进行打磨,并将其变成生活中使用的工具,这一点标志着从生物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地球上的生物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人们用双手在石块上凿出语言的记载时,语言就成了记录人类历史的工具。能够自由地运用手是人类的特征之一,人类的上肢不是用来进行运动,而是用来进行智慧的表达。这种功能在显示出人类是自然界最高级的生物的同时,也将人类天性上的和谐统一表达出来。

人的手不仅能将人类的心灵展示出来,还能在人和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也许我们可以说,人类是用双手将环境征服的。在智慧的引导下,人类用双手改变了环境、改造了世界。想要确定一个孩子的智力发展到了何种程度,我们应该先对他最开始的智力表现进行观察和研究。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进行的最符合逻辑的研究是,研究孩子是如何说话的,以及研究孩子是如何在劳动中使用他们的双手。

人们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手势是智力的两种外部表现,并对这两种表现的重要性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人们对“语言和手势是人类的主要特征”这一说法深信不疑。但是,人们在研究语言和手势的重要性时,仅仅把它们放在了成人社会中进行研究,引用的例子也是成人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比如,一男一女在举行婚礼时,会拉起彼此的手,许下终生的誓言;男人向女人求婚的时候,会拉起女人的一只手,并对她许下一生一世的承诺;我们在进行宣誓的时候,会举起我们的右手,以表示我们的诚意和决心。在宗教仪式中,手是自我的表示。为了表明自己对耶稣的死不需负责,彼拉多在公众面前洗了手;祭坛上的神父总是会在弥撒进行到最严肃的一环节时这样说:“我在无罪的人中洗手。”其实他在讲这些话时,并没有真的洗手,而是只用清水洗了洗手指。他真正洗手的时间是在上台以前。

从这些不同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是怎样在潜意识中把手当成表达内在自我的方式的。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对孩子向外界伸出小手这一活动表示出热烈期待。因为在孩子学习“人类活动”的过程中,再不会有什么比他们开始使用双手更加神圣了。

当孩子第一次伸出双手开始活动时,他们就开始努力将自己融入世界中。我们应该对他们的这些活动进行赞美,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又做了什么呢?我们害怕孩子的双手触碰到一些属于我们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价值,也并不重要。我们把这些东西藏在孩子碰不到、够不到的地方,并不停地、重复地对孩子下达着“不要动!”“不要碰!”的命令。

成年人总是在无意识中进行自我保护。在成年人的思想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焦虑,这种焦虑是在潜意识中产生的。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拥有的东西,成年人甚至不惜向其他成年人求助,只求自己的宁静和财产不会遭到外来人士的打扰和破坏。

孩子需要在周围的环境中找到可以看、可以听的东西,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心智才能得到发展。孩子需要有机会使用自己的双手,需要有机会接触能够使自己运动的东西,更需要有机会运动。可是在家里,他们根本得不到这些机会。我们不许孩子使用我们的东西,就连碰都不可以碰一下,这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道戒律。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着原本理所应当的事情,一个孩子会在偶然成功地抓到某样东西后,既兴奋又害怕地藏到角落里摆弄它,就像饥饿的小狗捡到了一根骨头一样。他会一边从这样东西上吸收营养,一边注意着身边的情况,以免突然出现一个人将它从自己手里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