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六节 能力差异与职业(1 / 2)

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总要有一定的能力作保证。一般说,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能力与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个体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活动中得以表现。能力不同于知识,也不同于技能,但知识和技能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一、能力的类型

人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人的能力也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能力进行不同的分类。通常我们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大类。

一般能力是指各种活动都需要的一些共同能力,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包括:①注意力。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集中和指向能力。人们注意品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转移等方面。②观察力。是一种有预定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领域,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观察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观察类型上。如观察的分析型、观察的综合型以及分析一综合型等。③记忆力。是指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别、保持、再认和回忆的能力。包括记忆的速度、持久性和准确性等方面,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思维力。是指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个体思维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灵活性和敏捷性等方面。⑤想象力。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称它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也是工程设计人员、建筑师、机械师、服装设计、艺术工作者以及一切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

一般能力的五种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各自执行着不同的功能,起着各自的特殊作用。可以说,注意力是能力的警卫,又是认识活动的维持者;观察力是能力的眼睛,又是认识活动的源泉;记忆力是能力的仓库,又是认识活动的基础;思维是能力的中枢,又是认识活动的主要方法之一;想象力是认识活动的翅膀,又是创造性活动的条件。一般能力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某个因素的水平,不仅影响整个智力水平,也影响其他四个因素的水平。

特殊能力也称职业能力,是对一般能力而言的,指在从事某种特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数学能力、绘画能力,音乐能力、飞行能力、管理能力等。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求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专门能力,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就难以胜任工作。因此,了解各种职业活动所需的特殊能力,对合理安排职业是非常重要的。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把特殊能力分为以下11个方面。

一般学习能力(Q)又称为智力。它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学习能力是人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和广泛使用的能力。职业或专业的水平越高,对人的一般学习能力的要求亦越高。

语言能力(V)是指对词及其含义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对词、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善于清楚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向别人介绍信息的能力。简单地说,它包括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算术能力(N)是指迅速而准确地运算的能力。大部分职业都要求工作者有一定的运算能力,但不同的职业对人的算术能力要求的程度不同。例如,对于会计、出纳、统计、建筑师、工业药剂等职业来说,要求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对于法官、律师、历史学研究者、护士等职业来说要求工作者具备中等水平的计算能力;对于演员、话务员、招待员、厨师、理发员、导游、矿工等职业来说,对算术能力要求则较低。

空间判断能力(S)是指能看懂几何图形、识别物体在空间运动中的联系、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与图纸、工程、建筑等打交道的工作,以及牙科医生、内外科医生等职业,空间判断能力要求很高;对于裁缝、电工、木工、无线电修理工、机床工来说,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空间判断能力才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