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Part 13 进行感觉训练的方式和教学材料的选择(2 / 3)

我在弱智儿童学校里也进行了这些练习。为了把教孩子识别颜色的教具和教孩子识别形状的嵌板区分开,我把所有教孩子识别颜色的嵌板制成了圆形,并把所有教孩子识别形状的嵌板刷上了蓝色。我有许多这样的嵌板,它们的颜色都不同,形状也不同,但是这种教具非常昂贵,并且不便于孩子使用。

后来,我又对许多正常的孩子进行了试验,并最终放弃了用平面几何嵌板教孩子认识颜色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并不能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犯的错误,他们只会按照形状把嵌板放到形状相同的嵌孔里。

我现在依然使用几何嵌板,但是这些嵌板和以往的有所不同,我对它们进行了改造。我会产生改造这嵌板的想法是因为受到了一所罗马优秀的手工培训学校的启发。我在那所学校中看到了许多被制成各种形状的木头模型,这些模型都可以被放到相应的框架中,也可以被放到相应的图形上。这些教具的目的是为了让手工制作者能够精确地控制要制作的模型的尺寸和形状,并制作出标准的模型。

这让我想到我应该对我的几何嵌板进行一些改进,即同时利用上框架和图形。我做了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托盘,并把它刷成深蓝色。我还做了一个底面积和托盘一样大的黑色框架,框架里能同时容纳下6个托盘。框架里还设有能够承载托盘的支撑物,以确保托盘可以像抽屉一样被抽出来或推进去。这种成套的托盘具有可以改变形状的优势,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任何一种经过选择的图形组合呈现在孩子面前。我做了若干个这样的黑色框架,这样就能够保证在展示至少两到三个几何图形时,方框中还有剩余空间。我又为每套教具多设计了一套边长为10厘米的白色正方形卡片,这些卡片可以用来展示3个系列的几何图形。我们可以把蓝色纸上的图形剪下贴在第一系列的白色卡片上,然后在第二系列的卡片上贴上剪出的只有轮廓的图形,并在第三系列的卡片上用黑色的线标记出几何图形的轮廓。这样我们就有了一套由托盘、框架和相对应的图形说明以及3个系列卡片组成的教具。

我还另外设计了一个能装6个托盘的盒子,盒子的盖可以打开,前面的挡板也可以取下来,我们可以像拉抽屉一样把托盘从盒子里抽出来。每一层托盘里放的嵌板都不一样:第一层托盘里放了4个简易的木质正方形和2个分别装着长菱形和梯形的框子;第二层托盘里放了1个正方形和5个等长不等宽的长方形;第三层托盘里放了6个直径依次减小的圆形;第四个托盘里放了6个三角形;第五层托盘里放了6个多边形,分别是1个五边形、1个六边形、1个七边形、1个八边形、1个九边形和1个十边形;第六层托盘里放了6个曲线图形,包括1个椭圆形、1个卵形、1个梅花形等。

练习:

我们可以借助嵌板让孩子进行如下的练习:先让孩子看一遍托盘中按照顺序摆放好的嵌板;然后把这些嵌板从托盘中取出,打乱它们的顺序;最后让孩子把这些嵌板放回它们相应的位置。即使是年龄更小的孩子也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虽然他们不能保持和做小圆柱练习时同样长时间的注意力,但他们也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项练习上。孩子在进行这项练习时要仔细观察并辨别这些形状,所以他们会消耗很多精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从未见过哪个孩子能够重复进行6次以上这种练习的原因。

一开始,许多孩子都要经过很多次的尝试才能找到嵌板的正确位置,他们会拿起一个三角形的嵌板,先放到梯形的嵌孔里,再放到长方形的嵌孔里等。有时,他们已经知道手中的嵌板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可是他们却仍会放错,如把长方形嵌板的长边对着长方形嵌孔的短边。经过大约三四次的练习后,孩子便能够轻松地把嵌板放到相应的嵌孔里了,这时,他们的眼中会流露出一种不屑一顾的神态。这说明,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系统观察形状的引导了。我们应该改变框子里的这些形状,并让孩子从观察对比的形状过渡到观察相似的形状。这时的孩子已经能够成功地把物件放回原位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练习很容易。

在刚刚进行这些练习的时候,孩子必须反复对形状上形成强烈对比的图形进行尝试,比如说把三角形放到了菱形或正方形等的嵌孔中。即使他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却仍然会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弄颠倒。直到他们经历过了很多次的尝试和失败后,他们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并开始能够把这些几何图形嵌板放入正确的嵌孔中。这时,孩子们就能够成熟而熟练地进行这一练习,并会对这种练习产生蔑视。就在这时,孩子学会了如何观察形状,并不会再把嵌板放入错误的嵌孔里,所以他们开始觉得这种练习太简单,没有意思。

在这个练习的第一阶段,我们要让孩子面对那些有强烈对比性的形状,并让他们进行反复练习。视觉和肌肉触觉的结合为孩子认识形状提供了帮助。我曾让一个孩子用右手的食指去触摸一件嵌板的轮廓,然后让他触摸放置这个嵌板的嵌孔。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在这本书中提到的触摸一词除了指手指和物体接触外,还指手指和手沿着物体轮廓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这种触摸是运动的。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触摸东西,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成功地让孩子把这一动作当成了习惯。在对弱智儿童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肌肉感觉是各种各样的感觉记忆中最具优势的。事实上,很多孩子不能从视觉上对一个物体产生认识,但他们却能在触摸中实现这一点,也就是说大多数孩子都可以通过感觉并计算轮廓线来对物体产生认识。当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把物体放到什么地方时,他们即使做再多的尝试也是无济于事。然而,他们一旦触摸了物体和应该放置物体的位置的轮廓,他们就很容易把物体放到正确的位置上。事实证明,肌肉触觉和视觉的结合有助于孩子对形状产生感知和记忆。

就像我们进行木块教学时一样,孩子很容易在这个练习中发现自己哪里做错了。每个物体都有它特定的位置,这为孩子提供了独立进行练习的条件,同时让孩子能够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感知形状的自我教育。

三套卡片的练习:

我们在之前提到了3个系列的卡片的制作方法,那么这些卡片是如何使用的呢?在使用第一系列的卡片时,我们要先把这些画有图形的卡片和相应的嵌板混在一起发给孩子们,然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把这些卡片和嵌板一一配对,把每一块嵌板放在画有和它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卡片上,并用嵌板盖住卡片上的图形。进行这一练习时,孩子要从视觉上对这些嵌板和卡片做出判断。只有当他们的视觉和形状达到一致的时候,他们才能配对成功。此外,为了让嵌板盖住卡片上的图形,孩子要习惯用手触摸卡片上图形的轮廓,并把这一过程当作练习的一部分。 孩子会在把嵌板放到画在卡片上的图形上后用手触摸轮廓线,并对嵌板的位置进行调整,直到嵌板能够完全盖住卡片上的图形为止。

在使用第二系列的卡片时,我们同样要把画有图形轮廓的卡片和相应的嵌板发到孩子们的手里。这套卡片上的图形只有轮廓,从而使孩子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阶段。最初,我们让孩子处理具体的物体,而现在,我们却让他们面对一个并不存在的平面。孩子面对的是一些连在一起的线条,但对他们来说,这些线条并不能代表平面图形的抽象轮廓,而只能代表一个运动的轨迹,因为他们要用手指划过这些线条,从而对图形产生认识。孩子用手指触摸这些图形的轮廓时,线条会被他们的手指盖住,等他们把手指移开后,图形就会再次出现。这让孩子产生了对运动的轨迹的印象。现在,孩子在视觉的指引下进行着运动。但是我们要记住,孩子只有在触摸过真实木头物体的轮廓线后才能进行这种练习。

在使用第三系列的卡片时,我们要把画有黑色线条的卡片和对应的嵌板发给孩子们。这时,孩子已经过渡到抽象认识的阶段,并对运动结果有了一定的概念。当然这些线段并不是手指经过后留下的痕迹,而是铅笔在纸上划过后的痕迹。这些铅笔的痕迹是铅笔沿着某一特定形状的物体运动用后形成的。孩子在进行练习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又想起这些物体。

不同颜色的视觉感知——色觉的训练

在对孩子进行色觉训练时,我们选取了一些颜色明亮的物体和不同颜色的球作为教具。经过多年的实验,我决定在对正常的孩子进行训练时采用一些平整且体积较小的色板。这些色板由各种颜色的丝绸或毛线包裹一块小木板制成,在色板的一端留有木质把手,孩子们可以在使用时握住这些把手,这样就不会把颜色弄坏,也能延长教具的使用时间。

我们一共制作了64块色板,这些色板由8种颜色组成,即黑色、红色、橘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和褐色。每一种颜色又被分为8种不同的深度。我们一共准备了2套这样的色板,并把它们放在2个盒子里,每个盒子中都分出体积相等的8个小格,这样每一种颜色都能有它专属的位置。

颜色板练习:

在进行色板练习时,我们会先选出3种对比最明显的颜色给孩子看,比如红色、黄色和蓝色。我们把这6块色板放在桌子上,拿出其中的一块给孩子看,并让孩子从剩下的5块色板中找出和他刚才看到的那块色板颜色相同的一块。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根据颜色把这6块色板两两对应地摆好。我们可以不断增加色板的数目,最多可以同时使用16块色板,即从每种颜色中选择两块。当孩子能够分辨出对比明显的色彩后,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柔和的颜色。最后,我们可以让孩子把属于同一颜色但深度不同的色板进行有序排列。这样,8种不同深度的色板都得到了应用。

等孩子能够分辨出同一颜色的不同深度后,我们就可以同时把两种颜色的所有色板发给孩子,让他们把这16块色板先按照颜色分类,再对每一类按照颜色的深浅进行排列。等孩子基本掌握了这些颜色后,我们就可以让孩子对颜色相近的两种颜色进行分类和排序,如蓝色和紫色,黄色和橘黄色等。

我曾在一所“儿童之家”里看到过一个非常成功,并且非常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完成这项游戏的速度快得惊人。这个游戏是这样的:老师根据孩子的数目在桌子上放几组色板,色板的颜色组的数目和孩子的数目一样多。然后,老师会为每一个孩子选择一种颜色组,或让每个孩子自己选择一种颜色组。准备工作做完后,老师会把桌子上所有的色板混合在一起,每个孩子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在这堆色板中找到所有属于自己颜色组的色板,并把它们排列好。这样,排列好的色板就构成了一条美丽的色带。

在另一所“儿童之家”里,我看到孩子们把整整一盒色板倒在桌子上,并把所有色板混合在一起。接下来,他们迅速把这些色板按照不同的颜色进行分组,并把每组色板按照不同的深度排列好。很快,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分辨颜色。这让我感到很惊讶,因为这些孩子只有3岁。

颜色记忆实验:

我们还可以用颜色板进行颜色记忆实验。首先,我们可以让一个孩子看一块色板,等他看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再让他到一张堆满了色板的桌子上找出和他刚刚看过的色板颜色相同的色板。孩子们在这个实验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很少犯错误。5岁的孩子非常喜欢这项实验,他们会拿起两块色板仔细对比,然后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我们在刚刚开始进行这项工作时用了皮佐利发明的器具,这是一个灰色的圆盘,圆盘上有一个半月形的开口,圆盘后面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彩色圆盘。当彩色的圆盘开始旋转后,我们就能在开口处看到不停变化的颜色。老师先让孩子注意某种特定的颜色,然后旋转这个彩色圆盘,并让孩子在看到相同颜色时指出来。这种练习并不能引起孩子们足够的兴趣,因为他们不能接触到老师手中的圆盘,所以这种训练不能促进孩子的感觉发展。

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

在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时,我们采用了德国和美国主要的聋哑人学校当中使用的“听觉训练”教具,同时把这些教具和我们的教具结合起来使用。这种方式十分有效,它能让孩子在这种训练中学会语言,并能够让孩子对人类嗓音的变化产生注意。

对于年龄非常小的孩子来说,接受语言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训练还能够让孩子的耳朵对噪音保持灵敏,从而区分出哪些声音是噪音,哪怕噪音的音量非常小,他们也能够分辨出来。孩子会把噪音和普通的声音进行对比,并表达出自己对噪音的不满意。这种感觉教育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并对孩子进行纪律的教育。我们都知道,年龄小的孩子经常大吵大闹,并把物体弄得乱响,这些行为都会破坏房间中的协调。而接受过这种训练,孩子就能够明白什么是美感,并在生活中应用这种美感,保持纪律。

我们不能在教学中使用那种科学性听力训练的方法,因为孩子还不具备通过自主性来训练自己的能力。当一个孩子单独待在某处时,他偶尔能够对乐器发出的音调不同的声音做出反应,也就是说,想要让孩子学会区分声音,我们首先要让孩子置身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中。

马切洛尼是米兰“儿童之家”的第一位主任,后来,他去了位于罗马的弗兰西斯卡·卡文特“儿童之家”,在那里同样担任主任。他发明了一种用于训练孩子听力的装置,这个装置由13个铃铛构成,所有铃铛的外形是完全一样的。他把这些铃铛挂在一个木架上,当他用小锤依次敲击这13个铃铛时,这些铃铛会振动并发出13个音符的声音。

这套装置一共有两套,每套包括13个铃铛和4把小锤。马切洛尼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听过第一套铃铛的响声后,在第二套铃铛中找到能发出相同声音的铃铛。可是由于孩子不懂得控制敲击铃铛时的力度,所以即使敲击的是相同的铃铛,发出的声音也会有很大变化。即使敲击铃铛的人是老师,孩子也很难对听到的声音进行分辨,所以这套教具并不实用。

我们在训练孩子分辨声音时使用了皮佐利的一组小口哨。为了让孩子对声音的强度产生认识,我们在一些相同的盒子里装了不同的东西,有的装了沙子,有的则装了石头等。我们可以通过摇晃盒子来制造声音。

相关小说

有求必应 经典 / 连载
有求必应
彼得·梅尔
有求必应》的故事是从主人公班尼特在《国际论坛先驱报》上为了生计而刊登的求职广告开始的。 这则广告,引来了尽管很有钱但却想要逃避税收的居里安。 在法国美食以及居里安言语循循的诱导和小小的威胁下,班尼特接受了这份工作。 有钱可花,有佳肴可享,如此轻松的生活口味,为什么不接受?! 就在班尼特入住居里安在摩纳哥的公寓,约来了旧情人素西打算共度良宵时,故事出现了转机。 一只班尼特接收需转交给居里安的重要黑
0万字2019-02-01
水浒全传 经典 / 全本
水浒全传
施耐庵,罗贯中
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
93万字2020-08-15
十日谈 经典 / 连载
十日谈
薄伽丘
书中讲述的,是在1384年,某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村中的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多种多样,批判教会,嘲弄教传授的罪恶,谴责禁欲主义,深刻暴露了和斥责了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3万字2019-01-07
ʫƷ 经典 / 全本
ʫƷ
【梁】锺嵘
选用近人古直笺注本为底本,由《诗品》研究专家曹旭先生整理,并附以导读和集评。古直笺之考订辨别或妙解阐发等有诸多精义,刊行后大受好评,其疏漏失误之处则由整理者在导读或按语中加以辨明。出于补正,书末附录整理者之《诗品》校正本,这是八十年来几代研究者校勘成果的总汇,供读者在阅读和征引时加以利用。
1万字2020-07-15
复乐园 经典 / 连载
复乐园
约翰·弥尔顿
该书是英国著名诗人、政治活动家弥尔顿继长篇圣经题材诗《失乐园》之后的又一力作,也可说是《失乐园》的续篇。
5万字2019-03-29
奥林匹斯的春天: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经典 / 连载
奥林匹斯的春天: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瑞士)施皮特莱尔著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
15万字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