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杂家·容斋随笔(1 / 1)

内容概要

《容斋随笔》是一部古代文言笔记,由5集组成,分别是《随笔》《续笔》《三笔》《四笔》和《五笔》。全书共74卷,根据作者自述,本书写作时间长达近40年。事实上,直到作者去世,《容斋随笔》依然没有彻底完成,这也是本书前4集各为16卷,而第5集仅有10卷的原因。这本书涉猎范围极广,内容包括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宋代掌故及人物评价等诸多方面,以颇为丰富的资料展现了古代汉文化的方方面面。从中不仅可以看到经史诸子百家、诗词文瀚,还能够了解历代典章、医卜、历算、星历等内容。

无论是繁富广泛的内容资料,还是精妙恰当的议论点评,以及颇有见地的观点,都使《容斋随笔》备受后人称赞。除此之外,作者还对前朝史实进行了严密的考订,更正了史书在有关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诸多方面产生的一些谬误,其中不乏流传很久的讹误。这使得本书在文化方面意义重大的同时,还对中国历史文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它推介为南宋最有价值的笔记。

阅读指南

在《容斋笔记》中,不仅可以透过其丰富的内容了解到关于宋代的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俗,还可以从中领略前朝历代的王朝兴衰、掌故轶事以及制度沿革等。甚至很多官方史志中遗漏的资料,都见诸于此,再加上作者颇有见地的议论总结,使这本书一经刊行,就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此外,后人根据本书中有关诗歌的部分,辑成《容斋诗话》一书,并全部被收录在《永乐大典》诗韵之下。

值得一提的是,《容斋笔记》还是毛泽东生前非常喜欢的一本笔记书,出行时,虽然他可以随行携带的书目非常有限,但本书依然被指名在列。不仅如此,他还将此书推荐给身边的同事以及赠予同学中的知交,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仍然由身边的人为他代读书中内容,使得本书成了他生命中所读的最后一本书。

《容斋随笔》一书得到了历史学家的一致认可,在他们的评定中,该书与《梦溪笔谈》和《困学纪闻》同时位列宋代最具学术价值的三大笔记。

作者介绍

洪迈(1123年—1202年),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洪迈出身于官宦家庭,是洪皓的第三子,自幼天资聪颖并且喜好读书。据说,他小时候坚持每日读书千言,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就连野史、佛道旁门等也包括在内。后来出仕为官,他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做出了突出的政绩。

与此同时,洪迈依然坚持读书治学,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容斋随笔》一书就是几十年间这样一点一滴集腋成裘而来。除此之外,他还有多本著作流传甚广,至今不衰,包括《野处类稿》《夷志史》和《万首唐人绝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