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艺术类·历代名画记(1 / 2)

内容概要

《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全书共10卷,书中记载了370余位画家的传记,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关于绘画理论的阐述和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

首先,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画理论的评述,也就是原书中卷一的全部与卷二的前两节。其中,“叙画之源流”一节讲述了绘画的起源,以及绘画与政治﹑教育的关系。“叙画之兴废”一节则记载了关于历代皇室贵族藏画的聚散起伏。“论画六法”一节记述了谢赫的“六法”﹐并指出上古、中古与近代之间的画风各自迥异。“论顾陆张吴用笔”一节是对四位画家的笔法及风格加以分析,即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其中,着重论述了吴道子的艺术造诣。

其次,关于绘画理论的阐述,也就是原书中卷二的后三节和卷三的全部。“论画体工用拓写”这一节提出了品评作品要分为五个等级﹕自然﹑神﹑妙﹑精﹑谨细﹐同时也论及了绘画材料的选择与加工摹制。“叙自古跋尾押署”一节主要记述了自古以来跋尾押署的体制﹐和一些重要的鉴赏识画之人与装裱之人。“叙自古公私印记”一节记载了从古至今重要收藏家所用的印。“论装褙裱轴”一节记叙了装裱历史﹑装裱技术与装裱体制等。“记两京外州寺观壁画”一节记录了长安﹑洛阳等地寺庙壁画的作者﹑题材﹑位置与艺术特点。“述古之秘画珍图”一节是自古以来流传的一些作品和图名。

再次,关于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也就是原书中的卷四至卷十,记载了关于370余名画家的传记,开始于传说时代,结束于唐朝会昌元年,书中总体上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有的是一位画家一篇传记,有的是父子或者师徒合作的传记,书中内容详略得当,大多包括了画家的姓名、籍贯、擅长﹑享年﹑著述﹑前人评论及作品著录﹐并有张彦远所列的品级及所作的评论。

阅读指南

《历代名画记》中占全书篇幅比较多的是关于画家的传记以及相关资料。书中所记载的画家时代跨越涵盖了远古的时代和作者的生活年代。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是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记录,由于《历代名画记》中保存的资料包括一些史书的记载、南朝人士的评论、画家自己的著作和唐朝时期尚在的画迹,因此这些资料成为了后世研究古代绘画史仅有的依据。其中也有部分缺失,即缺少北朝时期绘画的史料,因而造成了一些不恰当的概念,让后世人认为唯有南朝才发展了绘画艺术。

《历代名画记》中叙述了书画鉴藏的历史发展,唐代时期的鉴藏情况,比如物品购买的市价、仗势巧取豪夺的行为等。同时,书中也记载了在鉴识中有重要意义的印鉴的辨识验证,以及收藏中的装褙裱轴,复制临摹等。《历代名画记》中的评述正式予以了整理及记录,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书画鉴识在唐代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平。

作为关于绘画艺术的著作,《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通史。在本书出现之前,书中涉及的内容已经被其他一些著作提到过,例如后魏时期孙畅之的《述画记》,梁代的武帝、齐国的谢赫、陈国的姚最、隋朝的沙门彦悰、唐朝的李嗣真、刘整、顾况等,这些人都有过关于绘画的评论。其中,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录》和窦蒙的《画拾遗录》,这些书大多内容都还在。作者以绘画创作欣赏的全过程为着眼点,把著录﹑鉴藏﹑流传﹑名价以至于装裱也纳入了研究画史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画史的研究提出了完整的体系。本书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绘画的“百科全书”,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承前启后的里程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