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道家·道德经(1 / 1)

内容概要

《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五千文》,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它主要是阐述“道”和“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全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37章为《道篇》,讲的是世界观问题,下篇44章为《德篇》,讲的是人生观问题。全书文辞简奥,哲理丰富,且体系完整,内容广博,涉及宇宙、社会、人生、军事、政治、医学等各个方面。其中“道”的观念,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所谓的“道”,是从“本体论”角度出发,意图阐明整个宇宙的运转规律,并由此悟出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却又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因为“道”的运行衍化;而所谓“德”,是“道”运用在天地万物中的具体体现,或者说遵循了天地运转规律即是“德”的表现。如果通俗来讲,“道”和“德”可以简单理解为理论和实践,“道”分析阐述宇宙万物的运转规律,“德”则是遵循这种规律的方式方法。

老子的辩证法是来自实际,返诸现实的。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老子认识到生与死、新和旧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观察社会历史和政治的成败、福祸之间的对立,老子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在老子看来,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

老子的理论,被后世学者称为“天道自然观”,即人是自然中的一分子,必须遵循自然的运化规律。因此,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无不奉行“顺其自然”,一个人在世间所做的事要想成功,最好的方法也是“顺其自然”。比如在提到治理国家的问题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就是想让人民回归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原生态世界。

同时,对于那些想要凭借人类意志征服自然大道的学说和做法,老子一概认为是徒劳无功的。

实际上,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来治理国家,反对向人民加重赋税,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只要去除“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这三种东西不足以治国,最好的办法是使人们着意于“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就可以没有忧患了。

阅读指南

《道德经》是一部哲理诗,其重点在于论“道”。在书中,“道”被描绘为一种超越对立的实体存在,它既是宇宙的元始和本体,又是世间一切物质运动规则的来源。在这种思维高度上,老子以道为体,以德为用,以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起独特的理论体系,反映了透彻的哲学智慧。

当然,我们在阅读《道德经》时,应以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在看到它具有积极意义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它不足的一面,即很多理论都缺乏科学论证,而且小国寡民的思想也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

此外,我们还应用心感受《道德经》的语言,其语言也是很有特色的,除了用词简练、精妙,修辞手法丰富之外,还运用了韵散结合的手法,在韵味之余恰到好处地结合了散体文章,读起来能使人感受到较强的节奏感。这种文体虽然不是《道德经》所独有的,但是在《道德经》中却显得别具一格,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不可忽略的一笔。

作者介绍

老子,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生卒年不详。关于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史记》介绍如下: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东)人,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生卒年月不详。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且有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他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较孔子年辈稍长。世称“老子”。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场长达5年的内战,最终以王子朝失败告终。

王子朝失败后,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管的图书也被带走。于是老子被罢免而归居。由于身受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老子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道德经》。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世不知其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