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儒家·大学衍义(1 / 1)

内容概要

《大学衍义》是我国南宋哲学家真德秀的政治哲学著作。此书共43卷,全书纲目为:“帝王为治之序”、“帝王为学之本”、“格物致知之要”、“诚意正心之要”、“修身之要”、“齐家之要”。

这本书是为封建皇帝而创作的。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发挥格物﹑诚意﹑致知﹑修身﹑正心﹑齐家诸义等。为研究古代,尤其是明代前期和中期经济﹑政治﹑文化﹑司法﹑教育﹑军事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阅读指南

真德秀十分推崇《大学》,因此在《大学》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和延伸,创作了《大学衍义》这本书。

在此书中,真德秀认为治国的根本是君主,他说:“朝廷者,天下之本。人君者,朝廷之本。而心者,又人君之本也。人君能正其心,湛然清明,物莫能惑,则发号施令罔不有臧,而朝廷正矣。朝廷正则贤不肖有别,君子小人不相易位,而百官正矣。”由此可以看出,在他看来,正君心是很重要的,应该放到第一位。

在这里,真德秀特别提出了“天命”的论点,曰:“帝王当尊者莫如天,所当从事者莫如敬……夫天道甚明,不可欺也。天命惟艰,不易保也。昧者徒曰:‘高高在上,不与人接’,而不知人君一升一降于事为之间,天之监观未尝不一日在此也。”大意为:帝王应该怀着敬畏的心理,去遵循天地规律进退取舍,因为天道是不容侵犯的。而且天地运转非常精微,必须时刻体察跟进,才能不被落下。愚蠢的人只会说,天地和人根本没有关系,却不知道人类的一举一动,都在天地的运化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真德秀虽然用“天命”的形式明确了帝王的“合法性(即受命于天)”,但同时也为帝王戴上了一圈“紧箍咒”。换句话说,帝王虽然有“天命”在身,但他必须无条件地去遵循“天命”,而绝不能为所欲为。至于究竟什么是“天命”,真德秀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理念,实际上还是传统的政治理论。

另外,书中还反映了一些民生问题,如南宋后期,农民“无田可耕”、“数米而炊,并日而食”、统治者“横加赋敛”的社会现实,提出富贵不可骄侈的劝告,要统治者审治体、察民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以维持封建社会的统治。

自问世以来,《大学衍义》得到了很多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书中所讲述的治国之道、民生之理和廉政文化很为后世推崇,是元、明、清三朝皇族学士必读之书。康熙皇帝称之为“力明正学”,明太祖不仅把此书写在了大殿的墙上,还特地写了《大学衍义赞文》。由此可见《大学衍义》所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

作者介绍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号西山,世称西山先生。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剑州判官、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翰林侍读、参知政事等职。

一直以来,他在政治上受到权臣史弥远的压制,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很不得意。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对理学发展的贡献上。真德秀早年跟随朱熹的弟子詹体仁学习,尽管没有很大的学术成就,可是却成为了当时声望很高的理学宗师,为理学取得正宗地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