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断代史·宋史(1 / 1)

内容概要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全书《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456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

《宋史》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其卷帙浩繁,共记述了2000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1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

《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分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食货志》14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7倍。

根据宋朝的情况,《宋史》还有《奸臣》4卷、《叛臣》3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4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阅读指南

由于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活跃,加之雕版印刷盛行,所以编写的史书便于刊布流传。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庞大的文冠群得以形成,这些俸禄优厚的官员们,有着很好的著述条件。此外,还有统治者对修撰本朝历史的重视,更加使得宋代史学发达起来。

宋史对于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典章制度以及活动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人物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是研究两宋300多年历史的基本史料。例如,从《宋史·食货志》中,不仅可以看到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和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还可以看到宋代高度发展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等,保存了许多天文气象资料、科学数据以及关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丰富史料。

《宋史》尽管疏漏较多,但仍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资料,是了解和研究两宋历史的重要史书。在现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贯通北宋与南宋,保存了320年间的大量历史记录,很多史实都是其他书中所不载的。

《宋史》的最大缺点是比较粗糙。由于成书时间短,只用了短短两年零七个月,而且时值元朝濒临崩溃的前夕,因此编纂得比较草率。

另外,《宋史》否定王安石变法,尊崇道学,将变法派吕惠卿、曾布、章惇等人列入奸臣传,南宋权奸史弥远祸国殃民,却未被列入奸臣传。这也反映了元朝史官认识问题的局限性。

作者介绍

脱脱(1314年—1355年),也被叫作托克托,或者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正一年(1341年)脱脱为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阿尔拉·阿鲁图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儿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至正四年(1344年)农历五月脱脱因病辞职后,由阿尔拉·阿鲁图继任中书右丞相。

阿尔拉·阿鲁图继脱脱之后,主持了纂修辽、金、宋三史,颁《至正条格》等工作,特别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尔拉·阿鲁图主持的。